标准版ModelY海外上市售价竟然只要3.999万美元,基本就等于国内入门款的价格——这价格是不是有点离谱?其实也没那么离谱,因为这车只比入门款便宜了5000美元左右。说实话,我刚开始看到这个消息时,心里还在想:美国的车价到底怎么了?为什么一个车能卖几万美元?而我们国内,汽车价格就像天上掉下来的天价一样,30万上不封顶。
这个海外版的ModelY,配置上其实挺有意思。没有后排座椅通风,取消了副驾驶屏幕,轮毂尺寸是18寸,外面看像普通的家用车。唯一让我觉得划算的是EPA续航能达到516公里。你换算成国内CLTC续航,估计得超700公里。这个数字一出来,确实让人眼前一亮。之前不是说,国内续航虚标严重么?很多标比海外要高出一两百公里以上。我猜,国内厂家为了符合市场心理预期,有时会在续航上做手脚。
对比一下同价位的国产车,你就会觉得,特斯拉这次的屁股比我们强一些。别说续航,就外观、用料、操控感受也有差距,但价格差一大截。国内好多车,续航虚标,价格标的高,真是让人欲哭无泪。我听身边的小伙伴说,国家能不能规定个以实际续航为准的规则?这样大家买车也心里有个底,别每次看参数都觉得被忽悠。
这次海外版的ModelY,动力、充电都挺给力。最高充电功率达225kW,快充时间大概能拉到半个小时充80%。配置上取消了座椅通风,副驾驶后面的屏幕也没了,走在国内市场,品质和用户体验怎么跟上?特斯拉设计上一直挺精益求精的,但这次是不是在降低成本?还是说只是标配不同?这车外部是玻璃车顶,内部座椅用的是织物拼接,确实少了点什么。
其实我倒觉得,未来国内有可能也会引入类似配置。你看,很多国产车开始去氢了,透明车顶变成选装,天窗也在逐步向国产化转变。是谁说的,玻璃车顶夏天太热,春秋就不用说了,漏水隐患还多。还是得看市场的需求变化吧。
这车真来不来国内?我一度在想,官方是不是还在观察市场反应。按照目前的售价比例,国内估算起天价,起售价能到15万左右。比起一些同尺寸、续航的国产车,要低出一两成,可能性不大,除非特斯拉真出手把价格放低一半。
你会不会觉得,国产车将来会卷得更厉害?配置、价格比拼太激烈,可能会像苹果手机那样,从性能比拼转向价格战。比如说,如果国产车的成本控制得更好,按照今年的成本利润结构,明年PLA(国产新材料)降价一半都不足奇。他们会说:价格低了,性能还能不能保证?我猜,国产车未来可能会更卷,但也可能只是在减配游戏里越玩越狠。
哎,有个细节我刚才翻了下笔记,用户反馈说,国产车的悬挂调校还是偏软,和进口车比只能说差一点点。你觉得,一辆车的驾驶感受,跟配置、续航差不了太多,但调校是不是能决定成败?这点是不是很有意思?或者我这是自己硬凑上去的猜测。
话说回来,特斯拉这次可能也在江郎才尽。国内市场对新车的期待,就像那句老话:你得时刻推陈出新,否则就被市场拉下水。我还第一次听说,特斯拉准备放低售价,试图占领更多低端市场。毕竟,价格一旦到15万,谁还愿意花20万买一辆电动车?这不是国产车的一大冲击吗。
你们觉得,未来特斯拉如果真把国产价格压低,国内新能源市场会发生什么?会不会形成价格战+配置比拼的新局面?还是说,消费者还是更看重品牌和售后?毕竟,买车不就是图个安心和用得顺手。
(这段先按下不表)这辆海外上市的ModelY,给我最大的感觉还是:它在价格搞得很诱人,续航还挺可靠,但配套措施和本土化改造,可能还得等市场验证。
你觉得,国产电动车真能在未来几年突破价格和续航的天花板吗?或者,这松动的价格战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套路?
描述快到尾声时,我在想:有没有可能,这一切,是真的云端策略,还是纯粹市场反应?还是我自己太多猜测?市场变化快,事情也总是比表面看起来复杂。
【想象一下,如果他们真把价格压到15万出头,你会考虑买吗?】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