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那辆1.7吨重的壁障车以6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狠狠撞向极氪MIX的侧面时,现场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这辆看似没有B柱的车,真的能扛得住吗?
“嘭!”一声巨响后,车门凹陷,但车内的安全气囊瞬间弹开,假人稳稳坐在座位上。更让人惊讶的是,被撞击一侧的车门竟然还能正常打开。这可不是电影特效,而是今年天津中汽中心实验室里真实发生的碰撞测试。
一、新规下的“地狱级”考试
很多人以为碰撞测试就是“撞一下看看”,但C-NCAP(中国新车评价规程)2024版直接把难度拉满。以前的测试车撞的是50km/h,现在提到60km/h,撞击能量暴涨75%——相当于一辆满载快递的小货车全速怼上来。更狠的是,测试用的壁障车从1.4吨增重到1.7吨,完美复刻了现在满大街新能源车的“吨位”。
有工程师打了个比方:“就像让小学生突然去考高考数学卷,能及格的都得是学神。”
二、消失的B柱藏了什么黑科技?
第一次看到极氪MIX的人都会懵:这车的B柱去哪儿了?其实它把传统B柱拆成了两半,像夹心饼干一样藏在前后车门里。每根隐藏B柱用的都是2000兆帕超高强度钢,强度堪比潜水艇外壳。做个对比,普通家用车A柱强度通常在1500兆帕左右,而极氪MIX的隐藏B柱比常规A柱还硬30%。
更有意思的是,这俩“隐形金箍棒”平时低调藏身,碰撞时却会迅速锁死。车门上的12个高强度锁扣能在0.1秒内咬合,把分散的车身变成坚固的整体。就像武侠小说里的“金钟罩”,平时看不见,关键时刻刀枪不入。
三、实测数据打破“纸糊车”谣言
测试现场记录显示,碰撞瞬间的冲击力高达32吨——相当于5头非洲象同时踩在车门上。但极氪MIX的表现堪称惊艳:
- 车内假人头部、胸部等重要部位受伤风险值仅为标准值的1/3
- 侧气帘在碰撞后25毫秒内完全展开(人眨一次眼要100毫秒)
- 电池组纹丝不动,电解液零泄漏
最终它拿下了91.8%的综合得分率,比行业平均水平高出近10个百分点。特别是在乘员保护项目,94.85%的得分直接刷新了新规实施以来的最高纪录。
四、对开门设计真的靠谱吗?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这车用的可是对开侧滑门,碰撞后会不会卡死打不开?工程师早就想到了这层。他们在车门滑轨处加了“双保险”:
1. 机械应急开关:即便电路完全损坏,用力拉三下门把手就能强制解锁
2. 分段式滑轨:碰撞时只会局部变形,绝不会整条轨道卡死
今年4月的测试中,工作人员特意在碰撞后往车门缝隙里塞了矿泉水瓶模拟异物卡阻,结果车门依然能顺畅打开。这种设计灵感其实来自飞机舱门——民航客机用了半个世纪的成熟方案,现在被搬到了汽车上。
五、车主真实经历:马路上的“救命时刻”
上个月,杭州车主王先生在高速上遭遇惊险一幕:一辆失控的SUV斜着撞上了他的极氪MIX右侧。
“当时感觉整个车都被推着走,但车里除了警报声,连杯架里的奶茶都没洒。”王先生回忆道。事后检查发现,右侧车门虽然凹陷,但隐藏B柱完好无损,车内一家五口连轻微擦伤都没有。
这种案例不是孤例。在极氪售后中心,维修师傅透露:“修过十几辆事故车,最严重的一辆被大货车追尾,C柱都弯了,但B柱区域连漆都没掉。”
六、创新背后的“笨功夫”
你可能想不到,为了这组隐藏B柱,工程师们做了368次仿真测试,报废了42套模具。有个细节特别有意思:车门锁扣的弹簧力度调试了191次,最终选定7.8牛米的力度——既能保证碰撞时瞬间锁死,又不会让女生开门觉得费劲。
更硬核的是顶压测试。2.2吨的集装箱从4米高砸下来(相当于两层楼自由落体),车顶最大变形量只有8厘米,远低于15厘米的“生死线”。这种表现甚至超过了某些硬派越野车。
写在最后
从当年的“公路坦氪”极氪009,到现在的极氪MIX,中国车企正在用实力打破“国产车不安全”的偏见。当我们在讨论隐藏B柱、对开门这些炫酷设计时,更要看到背后那些看不见的功夫:比头发丝还精密的结构计算,实验室里成千上万次的碰撞模拟,还有工程师们较真到毫米级的反复调试。
下次在停车场看到极氪MIX那1.48米宽的超大车门时,你大可以放心——这可不是花架子,而是藏着真功夫的“移动堡垒”。毕竟在安全这件事上,再多的黑科技都不如一次真实的60km/h碰撞测试来得实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