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中国生死劫:四根稻草压垮百年巨轮?

2016年,长安福特展厅里挤满了抢购福克斯的消费者,销售顾问甚至需要“限号签单”;而2025年4月,同一家4S店却冷清得能听见中央空调的嗡鸣。玻璃幕墙上,一张“蒙迪欧直降5万”的海报被风吹得卷了角,像极了这家百年车企在中国市场的命运——曾经风光无限,如今摇摇欲坠。

福特中国生死劫:四根稻草压垮百年巨轮?-有驾

就在三天前,福特宣布暂停向中国出口F-150猛禽、野马跑车等明星车型。这记重锤砸下时,密歇根州的流水线上,刚组装好的林肯领航员正被贴上“返厂”标签——它们原本的目的地是上海外高桥码头,如今却要拆解发动机,等待未知的命运。

福特中国生死劫:四根稻草压垮百年巨轮?-有驾

特朗普政府的关税大棒,让福特遭遇了“双重暴击”。中国对美国进口车征收的报复性关税最高达150%,这意味着一辆68万元的F-150猛禽,落地价直接飙升至170万元。这个价格足够买两辆顶配比亚迪仰望U8,还能剩钱给车库装个充电桩。

福特中国生死劫:四根稻草压垮百年巨轮?-有驾

更讽刺的是,福特密歇根工厂40%的零部件来自中国供应商。关税链条传导回美国,工人们发现:自己时薪从32美元暴跌至18美元,而中国长三角的汽车零件厂,正忙着给特斯拉上海工厂供货。这场“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闹剧,让福特2024年在华整车出口量从年均2万辆暴跌至5500辆,每卖一辆车亏损1.2万美元。

福特中国生死劫:四根稻草压垮百年巨轮?-有驾

12.58万元的起售价,让蒙迪欧一度成为B级车市场的“价格屠夫”。但吉利星瑞L混动版用13万元的价格,塞进了8155芯片和L2级自动驾驶,直接把蒙迪欧的“性价比”打成上个时代的遗物。今年3月,蒙迪欧销量暴跌至4000辆,不及巅峰期的四分之一。

福特中国生死劫:四根稻草压垮百年巨轮?-有驾

福特把Bronco烈马引入中国时,他们期待复制北美市场的狂热。但741辆的3月销量(仅为坦克300的1/10)狠狠打脸。比亚迪方程豹用可旋转中控屏和原地掉头功能,让年轻人觉得美式肌肉车像“我爸的翻盖手机”——够硬核,但不够酷。

林肯Z的785辆月销量,在蔚来ET9的激光雷达和理想MEGA的“高铁头”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更致命的是,林肯核心零部件仍依赖进口,关税成本传导至终端,一套车机系统的价格,够买两台华为问界M9的智能座舱。

福特中国生死劫:四根稻草压垮百年巨轮?-有驾

2024年福特中国44亿利润中,17万辆出口车贡献了六成。重庆工厂生产的林肯航海家返销美国,每辆比本土生产节省3000美元成本。但这种“赚差价”的模式,在特朗普对墨加征25%关税后彻底失灵——墨西哥工厂的时薪,比中国还低5美元。

吉利用银河E8打出“20万级800V高压平台”时,福特电马还在为三电系统进口关税发愁;小鹏X9的后轮转向惊艳业界时,林肯航海家的机械四驱显得像博物馆藏品。这种技术代差,让福特陷入“两头挨打”的困局:高端车斗不过BBA的科技配置,入门车卷不过国产车的极致性价比。

福特中国生死劫:四根稻草压垮百年巨轮?-有驾

更可怕的是消费认知的逆转。95后消费者在直播间问:“美式豪华是不是等于油老虎?”00后车评人毒舌点评:“开林肯的像穿Polo衫戴金链的大叔,开蔚来的才是戴AirPods Max的科技新贵。”

上海车展的福特展台,工程师老张摸着烈马的保险杠叹气:“这钢板厚度能防弹,但年轻人要的是能发朋友圈的星空顶。”隔壁比亚迪展区,仰望U8的“原地掉头”功能正引发阵阵惊呼。

1924年孙中山先生邀请亨利·福特来华建厂时,对方以“中国市场太小”婉拒;百年后,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50%,福特终于读懂了这个市场的残酷法则——这里不相信眼泪,只崇拜创新。

眼下福特密歇根工厂的工人们,正把拆下的V8发动机重新装回烈马车架。这些钢铁巨兽将改道东南亚,那里还有最后一批迷恋美式肌肉的买家。而在中国长三角,江铃福特的工程师们,正在为一款纯电皮卡做最后调试——这一次,他们决定用宁德时代的电池和华为的智驾系统。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