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 Ultra车主集体退车?小米新回应!

从3月底的小米SU7高速碰撞致3人死亡事件,到小米每日12小时工时风波,再到私自通过OTA限制车辆马力,近日,小米汽车再遭新一轮舆论考验。


近日,某社交平台上爆出多名小米SU7 Ultra车主集体发声,直指其高价选装的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或存在虚假宣传,并在视频中晒出订单截图,明确要求小米退车。


小米SU7 Ultra车主集体退车?小米新回应!-有驾



4.2万元的“赛车级”前舱盖,

仅为“装饰”?



此次集体退车事件的导火索,由小米SU7 Ultra车型的核心选装件——价值4.2万元的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引发。根据官方订购规则显示,用户在订购小米SU7 Ultra的时候,可以额外花费42000元换成该“挖孔设计”配置。


小米SU7 Ultra车主集体退车?小米新回应!-有驾


其引发争议的核心点在于该部件宣称的“复刻纽北原型车空气动力学设计”“双风道高效导流散热”等功能,在实际拆解中被证实仅为外观装饰。


在宣传中,小米官方表示:量产车的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完全复刻了原型车,采用了相同的空气动力学设计,2个贯穿风道,实现前部空气高效导流。


小米SU7 Ultra车主集体退车?小米新回应!-有驾


雷军也曾在微博上表示,“碳纤维前舱盖,不仅改了外观件,内部结构也改了,双风道直接导向轮毂,支持轮毂散热。”虽随后雷军重新进行了修改编辑,删除了“双风道直接导向轮毂,支持轮毂散热”的表述,但仍提到“内部结构也改了”。


小米SU7 Ultra车主集体退车?小米新回应!-有驾

而事实上,在博主及SU7 Ultra车主测试中发现,用鼓风机测试时,前舱盖开孔处的纸巾毫无反应,证明风道设计并未形成有效气流;其内部结构与普通铝制机盖无异,既未连接刹车系统散热,也未增加车辆下压力。


官方宣传与实际测评功能的巨大偏差引发了部分车主不满,据媒体报道,当前有300多名车主组建维权群,要求无损退车并启动集体诉讼程序,部分车主已委托律师团队推进法律追责。


5月7日,小米汽车发布致歉声明,对于挖孔相关争议,称此前信息表达不够清晰: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在满足复刻外造型的需求之外,提供部分气流导出和辅助前舱散热功能。


对于购车车主,小米将采取补偿措施:对于未交付的订单,将提供限时改配服务,可以改回铝制前舱盖;对于已提车和在本次限时改配结束前选配的锁单用户,将赠送2万积分(约合人民币2000元)以表诚意,但未提及是否可以退车。


小米SU7 Ultra车主集体退车?小米新回应!-有驾


但在不少车主看来,对于上述补偿方案并不满意:2万积分补偿与4.2万元选装价格相比差距较大,此外,改配铝制机盖需重新排队,等待周期长达30-40周。


“我本来是追求挖孔设计才选择购车,小米提供的改配服务,失去了我原本购车的意义,提供2000元的补偿也显得敷衍。”5月12日,小米SU7 Ultra车主杨雷(化名)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高端车主更在意驾车带来的身份象征和情绪价值,现有车辆的挖孔设计名不符实,会影响驾车体验,因此我们的需求是直接退车。”


华东政法大学竞争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翟巍告诉澎湃新闻记者,根据现有公开信息分析,此前小米汽车在对“挖孔机盖”进行宣传时,一定程度上存在片面介绍产品以及使用歧义性、模糊性语言表述的情况。这涉嫌构成违反《广告法》及《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不当宣传行为,也涉嫌损害消费者知情权。如果最终认定情节严重,那么这一行为甚至可能构成虚假宣传行为。




小米最新回应:

可以协商取消订单,但不能退回定金



据上海证券报消息,5月12日,部分要求无损退车的小米车主表示,5月12日当天,小米汽车客服已经联系他们,基于当前现状,原订单不会再继续生产,目前可以申请取消流程,但是定金无法退回。


杭州市民高先生是小米SU7 Ultra锁单用户,“我之前不算是米粉,但还是非常认可小米企业的价值观,感觉雷总产品做得不错,价格实惠。”高先生说,自己在下定金购买小米SU7 Ultra的时候,很相信小米的产品力。但5月12日他对记者表示,不想再继续等待提车了,因为对小米汽车近期的表现失望。


截至5月12日,高先生所在的退订维权群有390多人,其中大部分是已经交付定金希望退订的消费者,还有一部分是已经提车的消费者。


“我们要求退还定金2万元。”高先生说。此外,也有部分消费者觉得应该严惩小米汽车方面,按照法律,退一赔三,或者退双倍定金。


5月12日傍晚,高先生收到来自小米汽车工作人员的最新回应:很抱歉给您带来疑惑,SU7 Ultra是一款非常不错的车型,我们真诚希望您再考虑考虑。基于当前现状,您的订单我们不会继续生产。您的小米汽车APP展示的预计交付周期不再具有参考性,原预计交付周期作废。如您想继续提车,您可在60日内,联系我们沟通继续生产。若超出60日您未能沟通申请继续生产,则视您确实无提车意愿,我们再协商取消订单相关事宜。


“不用等60天,现在就协商取消。”高先生对小米汽车工作人员说。


目前可以申请取消流程,但是定金无法退回的。建议看看后续官方的具体答复。”小米汽车工作人员回复高先生。




小米汽车投诉上涨

消费者投诉称小米销售私自锁单



小米汽车自推出后,凭借小米品牌影响力与雷军的个人流量效应,迅速成为市场焦点,在销售上也收获了一定成果。然而,伴随用户群体不断扩大和产品交付量持续增加,与之相关的消费投诉数量也呈上升趋势。


据消费保投诉平台显示,从2024年至2025年5月13日,小米汽车相关投诉量为115件,其中2025年投诉量为53件。其主要涉及投诉问题涉及订金纠纷、服务态度、延迟交车、车机系统等问题。


小米SU7 Ultra车主集体退车?小米新回应!-有驾

数据来源:消费保数据研究院


近日,四川省成都市曾经是 “米粉”的唐女士(化名)在消费保平台投诉称,小米汽车销售涉嫌私自使用用户手机强制锁单。唐女士表示她在交付定金后,小米销售借由拿手机帮忙看配置为由,在未告知情况下将其订单锁定(支付过定金后锁单无需密码即可完成)。而一旦进入锁单后,则无法再改款和退订。


小米SU7 Ultra车主集体退车?小米新回应!-有驾

事后,唐女士向小米公司投诉,要求小米公司提供当天购车监控,并对该销售进行处理。唐女士称,小米汽车方面来电回应:并无私自锁单情况,但无法提供相关监控。目前,党女士已在相关部门投诉,她表示,若问题无法得到解决,后续将考虑起诉小米汽车。


在此次的集体退车舆论风波中,有车主喊话雷军 “保持真诚,直面质疑”,这不仅是对小米汽车此次事件处理的期待,也是对更是整个汽车消费市场反映。小米汽车在面对诸多投诉时,如何妥善解决问题、重拾消费者信任,已成为摆在眼前的关键挑战。

编辑 | 周五

部分信息综合自澎湃新闻、大象新闻、上海证券报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