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们,今天聊聊一个汽车界的“遗珠”——大众EA489 Basistransporter,这货啊,简直就是汽车圈的“扫地僧”,低调得不像话,甚至很多人压根儿没听过!
这就奇了怪了,明明挺实用一车,咋就混得这么惨呢?
是设计太丑?
还是性能太拉胯?
今天咱就扒一扒这背后的故事!
话说1947年,一个叫本·庞的荷兰老哥,灵机一动,琢磨着在甲壳虫底盘上整个货车出来。
好家伙,这脑洞一开,两年后,大众Type 2就诞生了。
这Type 2就是后来的大众面包车,那可是红遍全球的“神车”啊!
可偏偏,大众还有另一款货车,命运却截然不同,它就是咱们今天的主角——EA489。
这EA489吧,长得有点一言难尽,像个“四不像”。
你说它复古吧,它又有那么点现代的气息;你说它现代吧,它又透着一股子老旧的味道。
这设计,估计连亲妈都认不出来!
而且,这车身份也挺神秘的。
明明是德国货,却专供发展中国家,你说奇不奇怪?
更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是,这车居然是前驱的!
要知道,它用的可是甲壳虫的1.6升风冷发动机、变速箱和后桥,妥妥的后置后驱配置啊!
德国人愣是把后桥转了个180度装前面,硬生生给它变成了前驱车,这操作,简直是汽车工程界的“魔法”!
EA489的技术参数,说实话,真没啥亮点。
载重850公斤,最高时速95公里/小时,这数据,现在随便一辆小面包都能吊打它。
但它胜在价格便宜啊!
而且,这车还是以“套件车”的形式生产的,简单来说,就是把零件打包成套件,运到当地再组装。
这就像宜家的家具一样,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这EA489啊,走的是“国际化”路线,从芬兰、土耳其到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都有它的身影。
在芬兰,它叫Teijo;在印度尼西亚,它被魔改成了Mitra,车头直接照搬了大众T2的设计,这混搭风,也是没谁了!
在墨西哥,它被称为Hormiga,翻译过来就是“蚂蚁”,看来这小车在当地也是勤勤恳恳的“搬运工”啊!
虽然EA489走遍全球,但销量却惨淡得不行,总共才卖了6000多辆。
为啥这么少呢?
我琢磨着,主要还是定位尴尬。
你说它能拉货吧,载重能力又不太行;你说它经济实惠吧,价格又拼不过日本的轻型皮卡和K-car。
这就好比你去相亲,没房没车没存款,还长得不咋地,你说谁能看上你?
想想看,当时的日本轻型皮卡,那可是省油耐用、价格实惠的代名词,就拿铃木Carry来说,这小家伙不仅能拉货,还能载人,关键是油耗还低,简直就是居家旅行必备良药!
再看看K-car,那空间,那配置,那价格,简直就是性价比之王!
EA489跟它们一比,那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啊!
更扎心的是,EA489的“套件车”模式也存在不少问题。
你想啊,把零件运到当地组装,这运输成本、人工成本、管理成本,加起来也不少啊!
而且,不同地区的组装水平参差不齐,质量也难以保证。
这就好比你网购了一套乐高,结果发现缺零件、说明书看不懂,这体验,能好吗?
总而言之,EA489 Basistransporter这款车,虽然想法不错,但生不逢时,最终沦为了大众汽车的“丑小鸭”,没能变成“白天鹅”。
各位观众老爷,你们怎么看呢?
本文旨在传递正能量,弘扬社会主旋律,无任何不良引导。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更正或删除。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