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车纠结选合资还是国产,体验服务有差别,问界M8工厂交付谈感

当下买车变成了件挺让人头疼的事,你说咱们要么花个十几万,买个牌子响点儿的合资车吧,不仅配置还不如国产,还总觉得自己像是替人家外国厂子背书。可要是花个三四十万,大家心里也犹豫:国产到底能不能行?能媲美那些老牌大厂吗?最近看到赛力斯举办的问界M8纯电版用户工厂交付活动,上上下下都在说“以用户为中心”,我心里其实还是有些嘀咕。——大家真的是在乎用户的感受吗?所谓的豪华新势力,真能做到让人买得舒心、用得放心吗?

买车纠结选合资还是国产,体验服务有差别,问界M8工厂交付谈感-有驾

我琢磨了半天,觉得其实问题还得拆开来了看。现在市场上“以用户为中心”这话,简直谁都能挂嘴边。有时候我听的多了都快麻了:没一家不说自己是关注用户的。可你真走进一些4S店,要么没人理你,要么热情得让你发慌。等真买了,用了一阵,出点问题,那些承诺听着比彩票都不靠谱。于是,买不买贵点的国产品牌,成了一道困扰很多人的选择题。

那这次赛力斯这个交付仪式到底图个啥?是作秀吧?还是说真对用户有点用?我反倒觉得,让用户直接进工厂,跟老板面对面掏心窝子聊聊自己的烦恼和开心事儿,这事儿本身还挺有意思的。在大多数公司那种半天见不着人的高管,这位张兴海没在幕后遥控,偏头扎进来跟车主们唠嗑,这劲头就不常见。企业愿意把真实用户声音收进来,甚至愿意当面听些批评,如果是真的,这种勇气其实挺难得。很多时候,大公司最怕听到的是真的抱怨,什么都往外甩锅。可张兴海带着股较劲儿的劲道,说什么买问界就是买放心、收获自豪,这信心挺狂,可也能说明他们对车底细还是有数的。

话又说回来,“自豪”这俩字,听上去有点空。可细细一想,咱们国货摇身一变成高端品牌,这份自信和底气其实不一定非得看广告、听口号。轧马路、走亲戚、出远门,实际体验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那些来自全国各地车主的反馈——安全要紧、续航够用、操控感好、服务贴心,这些才是真正能打动人的东西。咱们为什么要一而再、再而三盯着那些传统“大奔、奥迪、宝马”,还不是图个“买得安心”?

可是现在,问界把安全当做核心卖点,什么0自燃记录、什么十来分钟快充、什么智能辅助驾驶——这些其实才是老百姓真正在乎的东西。尤其是安全,你别说什么小米手机多少亿销量、别提别家的雷军如何贴心。人命关天的事,都架不住车子半路趴窝、马路上突然着火。问界就在这些关键点上做文章,这是聪明的,也是接地气的。

再说服务这个事。国产车这几年进步最大其实就是售后和体验。老一辈都知道,买老品牌以前,不是服务贵,就是配件难买。现在赛力斯强调什么“省心”、“贴心”、“放心”,看起来有点套路化,可但凡你买过一辆背锅的合资车,再跟问界这种直来直去、一对一“保姆式”服务一对比,心里就能掂量出分量来。

买车这事最后绕回来,其实大家最想要的就是省心。啥叫省心?我不用天天惦记维修,也不用担心服务傻慢或坑人,更不想因为电池问题、故障频发而焦头烂额。新能源的核心矛盾不就是——你说续航,我就怕你虚标;你说安全,我更怕你出乱子。可是如果一辆车真的能从用户提意见、到厂里改进、再到交付,都有一条清晰的闭环,这我觉得才是国产车能真正赶超别人的关键。

这活动里我观察到一个有意思的点,就是用户的声音被重视到了真金白银的程度。不是喊着“用户第一”就可以博信任,而是通过持续不断地产品优化、服务升级,把用户意见转化成实打实的结果。你想想,那些从青岛、上海、北京来的车主,身份背影各不相同,有的是普通家庭、有的是后市场业内专业人士,还有的奔着政策红利(比如上海绿牌)去,需求五花八门。可当大家最后都能在“安全、智能、服务”这些要素里找到共鸣点,这就八九不离十是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了。用户的自发安利和交口称赞,比广告片动辄几百万的烧钱要靠谱太多。

买车是个大件消费,但归根结底咱就两图:安全靠谱和面子里子都有。以前总怕别人说咱买车就是攀比、就是要个面儿。可现在国产品牌进步了,你能理直气壮地告诉别人:我选了国货豪车,就是比拼技术、比拼品质,不是光讲价钱和性价比。甚至在未来的一天,能不是谁的牌子更洋气,而是看车背后对用户有多用心、企业家有多真诚。

有人挑事说,这是不是中国版的“客户答谢会”?说不定。可问题在于,这种面对面的交流并不是惯例,尤其对一家想登高望远的公司来说。你见过奔驰老板请车主来厂里唠家常吗?很少!而国内企业愿意打开大门,“听你吐槽、看我改进”,这其实已经改变了造车游戏规则。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拼的不光是技术,更拼的是谁肯直面问题、谁能承担责任。

买车纠结选合资还是国产,体验服务有差别,问界M8工厂交付谈感-有驾

不过,也有不少人吐槽,啥叫“新豪华”?是灯多?是屏幕大?是语音好?过去豪华就是皮椅木纹、气场内饰。现在国内厂商搞“新豪华”,玩的就是智能化、服务化、个性化。我倒觉得,这才是升级、才是进化。车不能只看豪华要素下一盘大棋,还要变得跟用户生活贴得更紧。国产车要想真豪华,不是加点料、提点价、做点广告这么简单,而是敢不敢以用户的标准重新定义“什么叫好车”。

最有意思的是,这个仪式除了见证新车交到用户手里,其实更像是一场真实的“汽车生活分享会”。这些车主既是消费者,也是品牌合伙人——反馈多了,产品自然而然更符合他们的胃口。如果有一套机制帮助把用户的建议变为现实,这车与用户的关系就不是“单向收割”,而是“互动成长”。说到底,今天市场这么卷,谁站在用户立场考虑问题、谁能让风险与成本降到最低、谁能实现“买到即省心”,谁才有资格谈“新豪华”。

其实咱全国消费者不怕贵,就怕花了冤枉钱还落得一肚子气。像问界这样的品牌,如果今后真能做到“用户说了算、企业立刻改”,那未来做大做强不是梦。不是嘴上说自己“全心全意为用户服务”,而是真的让用户切身体验到服务、技术、产品价值的全面进阶。到哪天咱选车再也不用“盲目迷信”国外大牌,而是冲着国产品牌的底气和诚意掏腰包,那才算赢了。

买车纠结选合资还是国产,体验服务有差别,问界M8工厂交付谈感-有驾

最后一个问题:这场活动是个开始还是个噱头?我真心希望是前者。因为汽车行业的未来,不会是广告战,也不是谁的投资人多,而是谁更能聆听真实的用户声音,谁敢把方向盘交到用户手里,谁才是真正的赢家。说到底,每个家庭的座驾,承载的都是“信任”和“期待”,谁担得起,谁就配被冠以“豪华”二字。

这事儿,你怎么看?

本新闻旨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价值观,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权益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修正。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