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真的,我这几天看车圈新闻,看得下巴有点合不拢。
就为了一台车,长安启源A06。
事情还得从那张工信部申报图说起。
一开始我扫了一眼,心里“哦”了一声,心想这不就是长安深蓝SL03换了个马甲嘛,又是那种二十万级别的新能源“卷王”。
你看它那张脸,封闭式的,配上细长的贯穿灯,一副“生人勿近”的高冷范儿。
再看那身板,好家伙,车长直逼4米9,轴距超过2米9,这体格,放传统燃油车里,妥妥的B级车,甚至可以说是B+级。
我当时就琢磨着,这车配置肯定低不了。
果不其然,激光雷达、无边框车门、前双叉臂后五连杆的悬架……这些以前只在高端车上听说的词儿,一股脑全堆上去了。
动力更是离谱,增程版纯电续航能干到240公里(CLTC标准),纯电版直接给你上800V高压平台。
看到这,我脑子里已经开始自动给它定价了:怎么着也得15万起步,高配冲个20万,对标一下比亚迪汉,没毛病吧?
结果,没过两天,圈子里就炸了锅。
有个消息跟野火似的到处传:这台长安启源A06,可能只卖10万块钱。
你敢信?
我当时的第一反应是,谁家的小道消息这么不靠谱,怕不是喝多了。
10万块买个啥?
买个A级小轿车顶天了。
你现在告诉我,能买一台尺寸堪比雅阁凯美瑞,还带着800V高压快充和一堆高科技配置的新能源B级车?
这感觉就像你走进菜市场,指着一条活蹦乱跳的东星斑,老板告诉你:“大哥,算你5毛钱一斤。”
这已经不是背刺了,这是直接掀桌子,把所有人都干懵。
冷静下来想想,长安这么干,图啥?
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童话,车企更不是开善堂的。
这背后,藏着一场早就盘算好的“绝地反击”。
现在10到15万这个价位的新能源市场,基本上就是比亚迪的天下。
秦PLUS DM-i就像个BUG一样杵在那儿,一个月卖几万台,打得其他车企连北都找不着。
大家都在这个“秦”手建立的规则里玩,谁也玩不过他。
长安显然不想再这么憋屈下去了。
既然在你的规则里打不过你,那我就不跟你玩了,我直接换个玩法。
怎么换?
田忌赛马呗。
你比亚迪秦L不是要上市吗?
不是要继续当A级车市场的霸主吗?
行,我不跟你硬碰硬。
我直接拿我的B级车来打你的A级车。
这就是长安启源A06的使命——它不是来交朋友的,它是来当“刺客”的。
它的目标用户,就是那些手握十来万预算,本来在秦L和一众A级车里纠结的人。
现在长安直接给你一个无法拒绝的选项:同样的钱,给你更大的空间、更强的动力、更高的配置。
这诱惑,谁顶得住?
当然,肯定会有人嘀咕:“价格这么低,质量靠得住吗?不会在看不见的地方偷工减料吧?”
这担心太正常了。
毕竟“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是老祖宗传下来的。
长安敢这么定价,底气在哪?
无非就是规模效应和技术共享。
启源A06和深蓝SL03是同平台产物,很多零件都能通用,这就好比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俩兄弟,研发和生产成本被大大摊薄了。
再加上长安自家强大的供应链体系,硬是把成本给压下来了。
这就像一场精心策划的阳谋,牌就这么明着打出来了,就看比亚迪怎么接招。
秦L还没上市,就已经被架在火上烤了。
定价高了,消费者不买账;定价低了,又会背刺自家的秦PLUS。
这滋味,估计不好受。
所以说,咱们这些吃瓜群众,现在最该做的就是泡好茶,坐等好戏开场。
车企打得越狠,我们消费者得到的实惠就越多。
至于长安启源A06这颗“深水炸弹”到底能炸出多大的浪花,会不会真的把10万级新能源汽车市场搅个天翻地覆?
谁知道呢。
但可以肯定的是,今年的车市,注定比任何一部贺岁大片都精彩。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