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车展,那人潮汹涌的盛况,简直就像赶庙会。空气中都氤氲着一股“一夜暴富”的躁动。要说这回哪个展台最扎台型,非零跑莫属。瞧那阵仗,水泄不通,人头攒动,不明就里的还以为哪个顶流空降了。
这场景,是不是有点似曾相识?前几年,大伙还一股脑儿地往特斯拉、蔚来那边挤,怎么,如今这风向标转了?
零跑此番“鳌里夺尊”,乍一看是仰仗“极致性价比”这把快刀,直接劈开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价格护城河。12万起跳的B10,直接梭哈激光雷达和高阶智驾,这在过去,想都不敢想。还有那C16,15万级别的智能家庭SUV,空间阔绰,配置拉满,精准狙击了奶爸们的心巴。数据显示,C16销量飚破5.5万辆,这份成绩单,委实够硬挺。
但这仅仅是冰山一角。要是把零跑的成功,粗暴地归因为“价格战”,那未免有点买椟还珠了。
要知道,新能源汽车这池子水,深不见底。多少老牌车企,手握几十年造车的资历,楞是在智能化、电动化的浪潮中铩羽而归。他们不是囊中羞涩,也不是技不如人,而是少了点“互联网弄潮儿”的基因。
零跑不一样,它打一开始就铆着一股“不落俗套”的狠劲。他们祭出“全域自研”的杀手锏,从电池管理到自动驾驶,凡事亲力亲为。这在行内,绝对是凤毛麟角。毕竟,当下时兴“模块化”、“供应链整合”,自己啥都揽,出力不讨好啊!
但零跑偏偏就认准了这条独木桥。他们坚信,唯有将核心技术攥在自家手里,才能真正运筹帷幄。这就好比盖楼,别人给你提供砖头瓦块,你只能照葫芦画瓢。但倘若你能自产砖瓦,自绘蓝图,那想盖成啥样,还不是你说了算?
毋庸置疑,“全域自研”这条路,荆棘丛生。烧钱是板上钉钉的,而且还面临技术瓶颈、人才匮乏等诸多掣肘。但零跑硬是咬紧牙关挺了过来。他们甚至把部分技术开源,与同行共享,这种“开诚布公”的姿态,也圈了不少粉。
当然,也有人对零跑的模式持保留意见。有人觉得,“全域自研”成本高企,长此以往,怕是要拖垮企业。还有人嘀咕,零跑的技术段位,和头部玩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现在言“领先”,未免有点言之过早。
这些疑虑,并非捕风捉影。毕竟,在商海沉浮,没有常胜将军。零跑眼下如日中天,但未来走向,谁也不敢妄下断言。
只不过,当我们把视线从零跑身上挪开,投向整个中国汽车工业的大棋局,或许能窥见更深邃的玄机。
往昔,我们只能对国外品牌的汽车望尘莫及,艳羡他们的技术精湛,设计出挑。但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国产品牌,开始在新能源、智能化领域崭露头角,甚至在某些方面,已经实现了弯道超车。
这背后,是中国经济的腾飞,是中国科技的跃升,更是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零跑的横空出世,或许只是沧海一粟。它昭示着一种新的可能,一种敢于破局、勇于革新的气魄。
当然,我们不能盲目吹捧,也不能捧杀零跑。它还有很长的路要跋涉,还有很多难题亟待破解。
但至少,它让我们看到了曙光,看到了中国汽车工业的未来可期。
那么,零跑这回在上海车展上的表现,能打几分?我觉得,至少值一个“敢为人先”的胆识分。至于我会不会购入一辆零跑汽车?这个问题嘛… 容我再去零跑展台轧闹猛,好好把玩一番再说。毕竟,买车这等大事,还是要自己掂量着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