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锐电车品牌销量暴跌,传统车企逆袭成赢家

电车这摊浑水,前几年愣是被搅得热火朝天。各路新锐牌子,扯着“改朝换代”的旗号,那架势恨不得明天就把BBA给扬了。可眼下呢?四月的账单一抖搂出来,不少人直接宕机。闹了半天,披荆斩棘拓荒的电车地盘,反倒成了老炮儿们跑马圈地的乐土?连丰田这种,之前在电气化上慢三拍的,也开始撸起袖子下场了。

这事儿,咂摸起来,颇有嚼头。

新锐电车品牌销量暴跌,传统车企逆袭成赢家-有驾

新锐们,早先靠着“智驾”这块镀金招牌,噶了一茬韭菜。可问题是,这“智驾”的含金量,怕是比你预想的还掺水。三月那桩事故,一下把遮羞布给扯了。应急管理部出来敲黑板,说国内八成都是L2级别,掰开了揉碎了讲就是辅助驾驶。工信部也紧随其后,让车企们都麻溜儿地自报家门,别动不动就“自动驾驶”地忽悠愣头青。

这下,新锐们就有点抓瞎了。没了“智驾”这层皮囊,就得赤膊上阵,拼实打实的造车硬功夫。可这方面,老牌车企们可是几十年如一日地修炼,家底殷实着呢。就像武侠小说里说的,没练出真气,花拳绣腿耍得再溜也白搭。

新锐电车品牌销量暴跌,传统车企逆袭成赢家-有驾

再说,买车这码事,不光是图个赶时髦。售后这块,那是压舱石,稳人心。想想去年,有些新锐品牌都快凉凉了,车主们上天无路入地无门,连个囫囵配件都寻摸不着。这么一来,大家伙儿更觉着,还是老字号的车企心里有谱。起码,人家星罗棋布的4S店,不是光杵在那儿当摆设的。车子抛锚了,起码能逮着个人儿。

新锐们为了标榜“赛博朋克”,捯饬了不少花里胡哨的玩意儿。隐藏式门把手,听着挺洋气,可真要出了岔子,救援人员都得抓耳挠腮半天。北边数九寒天,冻得跟铁疙瘩似的,车门都扒拉不开。这种“微创新”,有时候真让人哭笑不得,恨不得骂娘。

新锐电车品牌销量暴跌,传统车企逆袭成赢家-有驾

想当初,有个新锐,销量一路高歌猛进,可三月出了那档子事儿后,立马就熄火了。扒开一看,零售店倒是开得遍地开花,售后服务却压根没跟上。车主修个车,恨不得横跨半个中国,这不是把人当猴耍吗?其他新锐,也或多或少沾染了这些毛病。

这么一出又一出,消费者心里就有了杆秤。现在,新能源汽车销量前三甲,清一色都是老牌车企。其中有家,几年前还在榜单末尾趴着,现在一个月能甩出12万辆以上,足足是新锐们的三倍。这说明啥?说明消费者又不是二百五,光靠画饼充饥,走不长远。

新锐电车品牌销量暴跌,传统车企逆袭成赢家-有驾

当然,咱也不能一口咬定新锐们就彻底没戏了。他们的横空出世,确实给整个电车市场添了一把柴。可眼下,赛道变了。以前是跑马圈地,跑得快就是爷,现在是精耕细作,比的是谁的田里能刨出真金白银。老牌车企们,靠着品牌背书、技术沉淀和健全的服务网络,正不动声色地蚕食着市场份额。

丰田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以前总觉得丰田在电气化上慢了半拍,跟不上趟,但人家一旦开始发力,效果也是立竿见影。四月份,一汽丰田电动化车型销量占比过半,一举扭转颓势,直接拉动销量同比增长32%。这充分说明,外资品牌,只要找准门路,也能在电车这块蛋糕上切下一大块。

所以说,电车市场走到今天,有点像一场耐力赛。新锐们,起跑时卯足了劲儿,一路狂飙,可耐力不足,后继乏力。老牌车企们,步履稳健,不慌不忙,慢慢悠悠就追了上来。至于谁能笑到最后,现在盖棺定论还为时尚早。但可以拍胸脯保证的是,光靠PPT造车,忽悠不了吃瓜群众太久。最终,还是要靠过硬的产品力说话,靠周到的服务打动人心。这就像一台大戏,开场时锣鼓喧天,热闹非凡,但真正决定成败的,还是角儿的真本事和观众的口碑。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