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建军一句“情绪退潮,技术登场”,道出了新能源车市几多虚实。前些年,新势力们天花乱坠地画饼,如今到了检验真章的时刻。曾几何时,新能源汽车市场充斥着炫目的概念,恨不得将车包装成无所不能的未来神器。消费者被一轮轮营销狂潮裹挟,慷慨解囊后却发现,续航里程大幅缩水,智能驾驶事故频发,售后服务更是形同虚设。这哪是通往未来的坦途,分明是一地鸡毛!
魏建军表示要倾听用户的声音,姿态值得肯定,但倾听只是第一步,关键在于行动。用户需要的不是天花乱坠的营销,而是实实在在的品质保障。你承诺的L2级自动驾驶,在高速上突然失灵,置用户的生命安全于何地?你标榜的500公里续航,冬天骤降至300公里,让用户的出行计划如何安排?这些都不是一句轻飘飘的“技术迭代”就能搪塞过去的!
再看魏牌全新高山发布会,智能驾驶、技能智造、深入调研三千家庭……这些字眼,是不是似曾相识?与几年前造车新势力们描绘的蓝图,何其相似!我不是质疑长城的实力,而是担忧这是否又是一场“情绪”的轮回?如同《庄子·齐物论》所言:“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市场也总是周而复始地上演着希望与失望的交替。
MPV市场的确需要更多家用车型,但消费者购车考虑的不仅是空间和配置,更看重安全可靠和经济实用。与其耗费巨资研发所谓的“豪华MPV”,不如脚踏实地提升基础性能,降低价格门槛,让更多普通家庭也能体验MPV的便利。毕竟,车是为人服务的,不是用来炫耀的。汽车工业的本质是安全、高效、便捷的出行,技术只是手段,而非目的。
一味追求高科技,堆砌华而不实的功能,只会让汽车变得愈发复杂和昂贵,最终脱离普通消费者的实际需求。技术进步固然可喜,但更应贴近民生。与其沉迷于“技术登场”的自我陶醉,不如深入了解用户痛点,关注那些被华丽辞藻掩盖的实际问题。
但愿“技术登场”的时代,真正是一个回归理性、回归用户、回归本质的时代。愿车企少些套路,多些真诚;少些概念,多些实惠。让老百姓买得起、用得好,这才是真正的进步!正如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所表达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汽车行业也应心怀天下,让科技的福祉惠及更多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