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九月份第一周的轿车销量排行榜出来了,很多人看完之后都觉得,现在的汽车市场真是越来越看不懂了。
榜单上的排名变化非常大,以前那些我们耳熟能详、闭着眼睛买都不会错的“国民神车”,现在的位置好像有点尴尬,反倒是一些新面孔、尤其是新能源车,冲到了很靠前的位置。
这份看似简单的榜单,其实就像一面镜子,清清楚楚地照出了我们普通老百姓买车观念的变化,也反映出整个汽车行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
今天,我们就用大白话,好好聊聊这份榜单背后,到底藏着哪些有意思的事儿。
首先最让人意外的,可能就是排在第一名的五菱宏光MINI EV。
这款车一周就卖出了一万辆,这个数字相当惊人。
很多人第一反应可能是,这么小的一台车,怎么能当冠军呢?
其实这恰恰说明了它的成功之处。
五菱非常聪明,它没有让这款小车去和那些十几万、二十万的传统家用轿车硬碰硬。
它的定位非常明确,就是解决城市里的短途出行问题。
比如说,你家离单位就几公里,每天开车上班,又堵车又难停车;或者说,平时就是接送孩子上下学,去趟超市买个菜,开个大车既费油又不方便。
宏光MINI EV就是为这些场景而生的。
不到三万块钱的起步价,对很多人来说,可能还不如一个名牌包贵,买起来没什么经济压力。
而且它是纯电的,用车成本极低,充一次电花不了几块钱,保养也简单。
再加上它小巧玲珑,停车方便,在大城市里简直是通勤利器。
所以,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家庭第一辆车,更像是一个灵活便捷的“出行伴侣”,一个能遮风挡雨的“大玩具”。
它的成功,也让其他车企看到了机会,所以我们看到榜单上第十名的长安Lumin,以及没上榜的吉利熊猫等车型,都是走的这个路子,把微型代步车这个市场彻底激活了。
再来看第二名的吉利星愿,它卖了0.82万辆,这个成绩也相当亮眼。
星愿的故事,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贴身竞争”的案例。
在它这个级别的小型纯电车市场,原本比亚迪海鸥是绝对的强者,品牌响亮,技术也不错。
但吉利不服气,直接推出了星愿这款车,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和海鸥抢客户。
它的策略很简单直接:你在哪方面强,我就要在哪方面比你做得更好一点点。
比如,消费者觉得海鸥的空间可以,那星愿就做得再大一点;消费者觉得海鸥的配置不错,那星愿就给得再多一点;最关键的是价格,海鸥的起步价是6.98万,星愿就用一个更有吸引力的价格来打动你。
对于我们普通消费者来说,在差不多的预算下,能买到空间更大、配置更高的车,自然会动心。
所以,很多原本打算买海鸥的客户,最后都选择了星愿。
你看,这周海鸥的销量是0.41万辆,排到了第九名,就能看出星愿带来的冲击有多大。
这种点对点的竞争,让消费者成了最大的受益者,因为厂家为了抢市场,必须拿出更有诚意的产品和价格。
说到比亚迪,虽然海鸥受到了挑战,但它在整个榜单上的表现依然是统治级的。
前十名里,比亚迪一家就占了四个位置,分别是第三名的秦PLUS、第五名的海豹06、第七名的秦L和第九名的海鸥。
这说明比亚迪的产品线非常丰富,从几万块的小车到十几万的家轿,总有一款能满足你的需求。
我们重点说说秦PLUS,这台车可以说是改变了很多人对插电混动车看法的功臣。
去年它把价格打到9.98万,已经让很多人感到震惊了,没想到今年直接降到了7.98万起,喊出了“电比油低”的口号。
这意味着什么呢?
就是你现在花不到8万块钱,就能买到一台既能用电、又能用油的轿车。
平时在市区上下班,就用电,成本非常低;偶尔要跑长途回老家,就用油,完全没有里程焦虑。
而且它的空间、配置在同价位里都相当不错。
这样的产品,对同价位的传统燃油车来说,冲击力是巨大的。
而它的兄弟车型秦L,定位更高一些,外观更漂亮,技术也更先进,它一上市,直接影响到了像凯美瑞、雅阁这些传统的中级车。
以前这些合资中级车起步价都在15万以上,现在为了应对竞争,很多都把价格降到了11万左右。
可以说,比亚迪用自己的产品,实实在在地拉低了整个汽车市场的价格门槛,让更多人能用更少的钱,买到技术更先进的车。
那么,在新能源车的猛烈攻势下,我们熟悉的那些老牌燃油车怎么样了呢?
榜单上的第六名日产轩逸和第八名大众朗逸,就是最好的例子。
这两款车曾经是销量榜前两名的常客,是无数家庭的第一选择。
现在它们虽然还能排进前十,但背后的情况已经大不相同。
它们能维持现在的销量,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大幅度的降价。
比如说轩逸,经典款的车型,现在实际的成交价已经降到了6万块钱以下。
大众朗逸也差不多,官方指导价降到了7.99万,实际买到手的价格也就在6万左右。
这在几年前是根本无法想象的。
这说明,在新能源车面前,传统燃油车过去引以为傲的省油、耐用等优势,正在逐渐减弱。
消费者越来越看重智能化的体验、更低的用车成本,而这些正是新能源车的长项。
所以,轩逸和朗逸只能通过降价这种最直接的方式来留住客户,用品牌多年积累下来的口碑,换取更多喘息和转型的时间。
最后,我们也不能忽视榜单上第四名的特斯拉Model 3。
虽然它是一款外国品牌的车,但它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Model 3国产之前,很多人对电动车的印象还比较模糊,觉得它可能只是个代步工具。
是Model 3用它简洁的设计、出色的加速性能和充满科技感的驾驶体验,让大家第一次直观地感受到,原来电动车可以这么有吸引力。
它就像一条“鲶鱼”,搅动了整个市场,也刺激了国内的汽车品牌。
正是看到了特斯拉的成功,国内的很多车企才下定决心,投入巨资研发自己的新能源技术和产品,最终才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国产新能源车百花齐放的局面。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Model 3不仅是一款成功的产品,更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历程中一个绕不开的参与者和催化剂。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