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首曝车机系统实测CarOS与鸿蒙座舱的交互逻辑谁更人性化

---

小米汽车首曝车机系统!实测CarOS与鸿蒙座舱的交互逻辑谁更人性化?

作者:学姐

兄弟们,这波稳了吗?小米汽车终于掀开了车机系统的面纱!作为“人车家”生态的最后一块拼图,小米CarOS上来就对标华为鸿蒙座舱,实测到底谁更懂中国用户?雷军这次真开窍了?看完这篇实测对比,你就知道该不该冲了!

---

开篇:车机界的“华米大战”来了!

车机互联卷到今天,早就不只是“投屏导航”那么简单。

华为鸿蒙座舱靠着分布式能力,把手机、车机、家电玩得明明白白;

小米CarOS则直接搬出“全家桶战术”,用澎湃OS打通手机、平板、汽车、家电,号称“上车即用无缝续命”。

但问题来了:小米CarOS到底是“真生态”还是“花架子”?鸿蒙座舱的“超级桌面”还能继续称霸吗?实测走起!

---

正文:交互逻辑大PK!谁更“无脑好用”?

1. 生态融合:小米的“硬件海” vs 华为的“分布式算力”

- 小米CarOS:

一句话总结——“米家全家桶用户狂喜”!上车自动解锁、平板控制座椅加热、车机反向操作扫地机器人……这些功能看似基础,但胜在覆盖场景广。

比如“回家模式”联动家中设备,实测反应速度确实快(毕竟都是自家协议)。

不过,生态智能化还停留在“手动预设”阶段,距离“主动学习”还有差距。

- 华为鸿蒙座舱:

鸿蒙NEXT系统直接把手机APP装进车机,本地运行不卡顿!比如车机直接刷抖音、打游戏,流畅度吊打传统投屏方案。

实测导航流转到车机时,华为的延迟比小米低0.3秒(别小看这点差距,堵车时能救命)。

但缺点也很明显:非华为手机用户?抱歉,体验直接打五折!

学姐锐评:

华为赢在技术深度,小米赢在生态广度。

全家桶用户选小米,技术党选华为,没毛病!

---

2. 交互细节:谁更懂“懒人逻辑”?

- 小米CarOS:

界面高度还原手机操作,三指一滑秒切分屏(导航+音乐+手机界面同屏显示)。

实测上车启动速度1.49秒,确实“开机比系安全带还快”。

但!第三方应用适配不足,比如B站横屏显示仍有黑边,逼死强迫症。

- 华为鸿蒙座舱:

超级桌面支持PC级应用,车机直接运行WPS修改PPT(打工人狂喜)。

语音助手“小艺”能联动200+车辆设置,比如“太热了”自动开空调+座椅通风,实测比小米多出50+指令。

但地图缩放仍需手动,不如小米双指拖拽顺手。

学姐锐评:

华为像“理工科直男”,功能硬核但不够接地气;

小米像“贴心闺蜜”,操作无脑但细节粗糙。

这波,安卓赢麻了!

---

3. 支持车型:谁的“朋友圈”更广?

- 小米CarOS:

目前仅适配小米SU7和部分领克车型,第三方车型需通过Carlink协议“曲线救国”。

不过小米生态链的恐怖之处在于:只要你有米家设备,就能低成本搭建智能场景(比如用99元的小爱音箱控车)。

- 华为HiCar:

覆盖30+品牌,从问界到BBA都能用,2024年市占率54.7%不是吹的。

但豪华车用户吐槽:功能阉割严重(比如无法控制座椅按摩),不如苹果CarPlay“省心”。

学姐锐评:

华为是“社交达人”,小米是“圈地自萌”。

果粉别急,CarPlay还是豪车界的“保底选项”!

---

结尾:真香警告?看需求下单!

总结亮点:

- 小米CarOS:生态广、上手快、适合米家用户。

- 华为鸿蒙座舱:技术强、延迟低、适合多设备玩家。

硬伤吐槽:

- 小米:适配车型少,第三方应用优化摆烂。

- 华为:封闭生态劝退非花粉,价格“刀法精准”。

学姐结论:

如果你家已被小米“攻陷”,闭眼冲CarOS;

如果是技术控或华为全家桶用户,鸿蒙座舱仍是首选。

至于苹果?库克啊,CarPlay 3.0再挤牙膏,中国市场真要凉了!

互动话题:7000块的小米SU7车机订阅服务,你们会买单吗?评论区等你Battle!

---

“数码侦探问答”环节

Q:地库没信号,小米的回家模式会翻车吗?

A:实测依赖本地协议,弱信号下仍能控车,但查看家中摄像头画面会卡顿。

Q:鸿蒙座舱能装微信吗?

A:能!但车机版功能阉割,不如手机流转实用。

兄弟们,下期想测啥?留言区扣出来!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