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中国汽车市场延续了第一季度的发展趋势,新能源渗透率突破50%,传统燃油车份额进一步萎缩。受五一假期前购车需求释放影响,环比3月销量普遍增长10%-15%,但同比增速分化明显:比亚迪、华为系(问界/智界)、小米等新能源品牌表现强劲,而部分合资品牌(如大众、丰田)仍面临转型压力。
比亚迪(BYD)
比亚迪以380,089辆的销量稳居榜首,同比增长21.3%(比亚迪4月销量)。其销量包括比亚迪汽车(347,053辆,同比增长16.5%)、方程豹(10,039辆,同比增长375.8%)、腾势(15,388辆,同比增长38.4%)和仰望(135辆)。比亚迪的海外销量达到78,705辆,同比增长91.9%,显示出其在全球市场的强劲竞争力。累计2025年1-4月销量为1,380,893辆,目标全年550万辆,其中海外销量超过80万辆。奇瑞集团(Chery Group)
奇瑞集团销售200,760辆,同比增长10.3%(奇瑞4月销量)。作为中国最大的汽车出口商,奇瑞4月出口87,738辆,显示其在海外市场的强大影响力。长城汽车(Great Wall Motor)
长城汽车销售100,061辆,同比增长5.55%(长城4月销量)。其新能源汽车销量为28,813辆,同比增长28.42%,超过比亚迪的NEV增长率。子品牌表现包括哈弗(56,748辆,同比增长20.60%)、魏牌(4,811辆,同比增长7.92%)、坦克(19,201辆)和欧拉(1,797辆)。长城汽车的方盒子车型销量为43,182辆,同比增长24.74%,在中国方盒子和越野市场占据领先地位。小鹏汽车(Xpeng Motors)小鹏汽车交付35,045辆,同比增长273%,月环比增长6%(小鹏4月销量)。这是小鹏连续第六个月交付超过30,000辆,是唯一实现这一成就的新能源车企。2025年1-4月累计销量为129,053辆,同比增长313%,4月总交付量突破70万辆。
理想汽车(Li Auto)理想汽车销售33,939辆,同比增长31.6%(理想4月销量)。截至2025年4月30日,其累计交付量达到1,260,675辆,是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先品牌之一。
零跑汽车(Leapmotor)零跑汽车交付41,039辆,同比增长173%(零跑4月销量)。2025年1-4月累计销量为36,053辆,同比增长77%,显示出其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扩张。
小米(Xiaomi)小米凭借其首款车型SU7在4月交付超过28,000辆,超越了许多新能源品牌的总销量(小米SU7与特斯拉Model 3对比)。SU7 Ultra自3月起交付,预售2小时内订单突破10,000。小米的快速市场渗透显示了其作为新进入者的潜力。
特斯拉(Tesla)特斯拉的Model 3在4月交付25,938辆(小米SU7与特斯拉Model 3对比)。受小米SU7的影响,Model 3销量较此前有所下降。文章未提供特斯拉4月总销量数据,因此仅报告Model 3的销量。
广汽埃安(GAC Aion)
广汽埃安销售28,301辆,2025年1-4月累计销量为97,639辆(广汽埃安4月销量)。其2025年目标为10万辆,2024年累计销量为374,884辆。广汽埃安的B端销售比例从2024年的30%降至2025年的15%,显示其零售市场的增长。岚图汽车(Lantu Auto)岚图汽车交付10,019辆,同比增长150%(岚图4月销量)。2025年1-4月累计销量为36,053辆,同比增长77%。岚图汽车的车型包括追光、智音、FREE和梦想家,搭载华为乾坤ADS和鸿蒙座舱技术。其FREE+车型在上海车展发布,配备华为ADS 4和HarmonySpace 5,计划6月预售
总结:2025年4月的销量数据凸显了中国汽车市场的活力和竞争性。比亚迪、奇瑞和长城汽车等传统车企继续保持领先,而小鹏、理想和零跑等新能源品牌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小米作为新进入者的出色表现以及对特斯拉的挑战,表明市场正在经历快速的创新和变革。随着新能源汽车和出口市场的持续增长,中国汽车行业有望在全球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