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九银十,车市的“狂欢季”,吉利汽车交出了一份怎样的数据答卷?
9月份,这家车企旗下公司(我们暂且称之为“集团”)的总销量飙升至27.31万辆,同比增长高达35%!
这股强劲的增长势头,并非昙花一现,而是贯穿了今年前九个月,累计销量达到惊人的217.02万辆,同比增幅更是达到了46%。
难道,这预示着一个全新的市场格局即将开启?
销量数字背后的“秘密武器”:银河的崛起
你有没有注意到,在吉利集团的销量版图里,有一个品牌正以“势不可挡”之姿,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没错,就是“吉利银河”。
9月份,银河品牌销量达到了12.09万辆,同比激增131%!
而今年前九个月的累计销量,更是以206%的同比增幅,逼近了90万辆大关。
这几乎占据了“吉利品牌”总销量的一半,它不再是“销量担当”,而是实实在在的“销量引擎”。
“银河”旗下车型众多,从大气磅礴的M9,到灵活多变的小车星愿,再到轿车、SUV,可谓是“星光璀璨”,产品线几乎覆盖了所有细分市场。
这不禁让人想起“多子多福”的古老智慧,在强大的体系支持下,吉利将这一策略玩出了新高度。
其中,最令人侧目的,莫过于那款名为“星愿”的入门级小车。
上市一年,月销量便能稳稳站上5万辆的台阶,堪称“现象级”产品。
这不禁让人联想到“积跬步,至千里”的古训,小小的星愿,正以其稳健的步伐,为吉利贡献着巨大的销量增量。
而10月10日上市的2026款星愿,又会带来怎样的惊喜?
我们拭目以待。
“增长引擎”的能量有多大?
8月份,银河品牌贡献了近7万辆的同比增量,几乎撑起了整个集团的增量空间。
这股力量有多强劲?
它甚至让“笔者”开始思考:如果星愿这样的“销量利器”达到增长极限,吉利集团整体的销量增幅是否会放缓?
这并非杞人忧天,而是对市场趋势的审慎观察。
高端化之路:极氪的“隐忧”与领克的“稳健”
然而,并非所有品牌都像银河一样“高歌猛进”。
定位高端的极氪品牌,9月份销量同比下滑14%,前九个月累计销量仅增长1%。
这不禁让人发问:极氪的高端之路,是否遇到了“瓶颈”?
从快速发展、上市到退市,极氪在资本市场的“折腾”不少,但似乎尚未在消费者心中激起足够大的“浪花”。
相较之下,领克品牌则显得更为“沉稳”。
9月份销量同比增长28%,前九个月累计销量也保持了23%的增长。
特别是领克09 EM-P,上市四个月交付破3万台,成为梳理品牌高端形象的“中坚力量”。
领克与极氪同属“极氪科技集团”,协同发展本应是“强强联合”,但半年报显示,集团上半年净亏损0.65亿元。
要想实现“盈利”,销量才是硬道理。
“走出去”的挑战:出口数据背后的“冷思考”
再说“走出去”。
9月份,吉利汽车出口量同比增长1%,但前九个月累计出口却同比减少7%。
13.65%的出口占比,与奇瑞(46.54%)和上汽(23.96%)相比,吉利在海外市场的步伐,似乎有些“略显迟缓”。
尽管集团整体销量增长亮眼,但在国际化进程上,仍有不小的“提升空间”。
新能源战略的“亮眼”与“隐忧”
新能源方面,吉利无疑是“走在前列”的。
9月份,纯电和插混车型销量合计近17万辆,前九个月累计销量超过116万辆,占集团总销量的53.81%!
这远超上汽和长安的比例。
除比亚迪外,吉利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可谓是“硕果累累”。
“造车新势力”的野心:千里科技的“未来想象”
故事的最后,我们应该将目光投向更远的未来。
今年6月,原华为车BU总裁王军“空降”千里科技,这无疑是“AI+汽车”领域的一枚重磅炸弹。
而千里科技的第一大股东,正是吉利。
李书福先生,这是要打造属于自己的“智能出行帝国”吗?
更具戏剧性的是,9月25日,梅赛德斯-奔驰也以13.39亿元的巨资入股千里科技,成为其第五大股东。
紧接着,千里科技又发布了新的品牌名“AFARI”,彰显其“全球化”的决心。
如果说华为的赋能更多面向国内,那么千里科技从一开始,就瞄准了“世界舞台”。
8月4日的消息,极氪的智能驾驶团队整体并入千里科技,这是否意味着,吉利在“高端化”和“智能化”的征途上,将押注于千里科技?
“高端梦”,能否在千里科技的“加持”下,最终实现?
这无疑是当下最值得我们关注的“悬念”。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吉利汽车,正站在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十字路口。
银河的崛起,极氪的“求索”,领克的“稳健”,出口的“挑战”,以及千里科技的“未来想象”,共同谱写着这家中国车企的“进取之歌”。
作为旁观者,我们既为它的成就感到振奋,也对其未来的发展,充满期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