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U9马力这事,前几天在楼下车友群有一位姓田的大哥说他亲戚在比亚迪工作,说U9马上搞出来能冲三千多匹,大家一桌子人,半信半疑。毕竟四台电机,加起来要顶个小货车的输出,这听起来像是茶馆里爱吹的狠话,结果又有一哥们翻出手机,给我们看了仰望官方说的2220千瓦。我们那边小地方,平时见得多是汉EV或者唐DM,U9没几个人真见过。
那天下午,我跟维修店的林师傅聊这件事,他神神道道地念叨:“三千马力,那得多沉呐?电池组不会压弯了底盘吧?”听他说,U9整备质量都2.5吨咯,电池还占了快七百公斤,四颗电机加变速箱得小四百,机身壳子也重。林师傅讲,他修电动车底盘,最怕这种又重又复杂的分布式系统,万一撞了还不知去哪找配件。技术师傅的担心不是没道理,配件链条、材料用料,后续保养谁心里都犯嘀咕。
我其实对直线加速不是太感冒,主要是身边开这些超跑电车的还没几个。也听车友群里说,网上争议不少,说仰望这路不是头一家走,两个马力爆表的品牌前头都尝试过,但真要下赛道,还没听说谁能把圈速拉到业界里打个铁板。有人嫌弃太重,热管理又是个老大难。对比着小米那个SU7的赛道策略,有人甚至怀疑这三千马力没啥绝对意义,都是牌面。
不过也有死忠粉,说仰望和比亚迪压根不一样,人家是奔着全市场产品去的,不是给发烧友造赛道神器。隔壁做销售的阿伟拿着考核名单在门口抽烟,跟我讲比亚迪现在高管很看重U9,将来三电系统能下放到别的车上,乘用、豪华两手抓。这点我还挺认可的,毕竟U9身上的架构,云辇-X底盘、四台永磁同步电机怎么调配扭矩,都是行业里新鲜事儿。阿伟顺嘴一提,他说以后可能用在更便宜的型号,大家也有盼头。
其实车重和马力之间,总归还是个死循环;车重多,得更大马力去推;马力大了,结构得加固,这就又重了。维修店里的林师傅常说,这些吨位的车,抛开动力,真正难的是把所有结构安全都兜住,不然就叫“重上加重”,一弄又破百公斤都不够。照师傅的说法,仰望这套搞尽了轻量化,碳纤、亚克力玻璃啥的,只能刮下个把板子,根本减不了本。倒是有车迷说,不如直接牺牲掉云辇的悬挂,但阿伟在群里否了,这可就和品牌战略冲突了。
冷门信息插一句,其实不少人不知道仰望的电机是径向磁通的,不如轴向来的轻,车重没法砍;但是论硬件散热,这套确实杠杠的,林师傅都服,说以前修Rimac的电池冷却,冷却液循环都要改装,U9现在迭代快,还能硬刚国际顶级。前阵子还有群友吹,U9从原来的960千瓦升到2220,直道加速能少三四秒,百公里加速直逼飞机。
那天微信车友群,有人拿纽北圈速出来比较,有车友说超跑能跑190,六成时间都在踩电门,动力策略得跟得上电池容量,否则半程就腰软。有的外号“金龟婿”的小李说,这种电车,明天加马力不是难,难的是赛道支撑和热管理,一旦系统错个步,功率掉得比股市还快。群里传闻FE比赛看的少,大伙都是蹭F1回放,拿电和油都讲究“谁撑到底”。
真要说道分布式电驱,仰望这套“易四方”架构,阿伟说和国外莲花Evija差不多,都主打四个电机独立扭矩控制,有人自己用模拟器跑过,说提前入弯的时候外侧前轮能多给三五个点的动力,尾速更高。维修店门口,也有车友听出个门道,问是不是和传统机械差速器不用分动箱、多片离合一样?林师傅摆摆手:“电机时代,谁还玩老那套?”正好有一辆Rimac来洗车,大家围着底盘聊半天,油车和电车就差在这分布控制和动态响应上。
顺带提个冷门八卦,去年有一次保养,师傅用诊断仪查U9,有故障码显示轮间扭矩响应延迟,群里传开以为是电机烧了,其实是软件版本老。仰望厂家后来悄悄集体OTA升级,把扭矩曲线调得更细,还换掉了一批高温下爱掉线的主控模块。邻居小陈还说,自己炒二手车贩子在群里传,U9的老版本因为欠火,近期价格倒跌,售后还专门给补贴一次热管理更新。
讲到这也算碎片都够了。本地路况其实闲试U9没几个人蹭上过,却有一拨二手市场小老板捡漏,说这种级别买回去摆着,比真开还有面子。售后保养可麻烦,师傅常说别小看那些软件小BUG,一不留意电控就尬住,真遇见下雨高速要是有点系统误控,全车就像“铁西区跳闸”,让人虚汗一把。有人调侃这种高端电车是“用牙刷擦跑鞋”,好看归好看,真步到民用还得再等几年。
至于这三千马力,远远地看就像小区广场舞里“扔出去的大铁球”,谁没想过砸在谁家玻璃上。隔天群里小李又在说他朋友要拉U9去非法拉力赛,后来被家里拦住了,说是卖去做影视道具,还没来得及见一面,人都把车换成了宋PLUS去拉货。偶尔微信群里还有人赌包子——U9下回会不会在专业赛道砸下新纪录,群主却在转比亚迪售后涨价通知,看热闹的劲头远比真跑赛道多。
老王前些天讲的那套二元论,马力和车重,大伙都快记烂了。可真细数下来,电驱四分布能不能把豪华和动力重新排序,谁也说不准。就跟修车拖长的小段子一样下次再唠,反正这车和这马力,不在地上跑的时候,谁也不敢说自己手里有钥匙。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