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的这几年,最让我深刻的感觉就是,汽车越来越像手机,功能多得让我晕头转向。刚买那辆高配车,原本以为花了二十多万,能享受个全参数版本,谁知道,方向盘加热、座椅记忆、甚至倒车辅助之类的硬件硬件硬,退一万步,即使硬件已在车里预埋,使用起来还要额外付费。那天我在车里试图开启方向盘加热,那按钮变得像会自己锁一样,提示要付费解锁。
我直接问销售:这硬件我都花钱买了,为什么还不能直接用?他说:软件要订阅,这些功能算是额外付费的服务。我心里一突,好像买房还要付物业费?但实际上,硬件预埋+后续付费这套路还挺普遍的。
而且,我身边朋友反馈的不止我一个。去年,朋友李明买的某品牌SUV,花了二十万包硬配置,结果发现中控屏上的导航倒车影像要再掏钱。尤其让人气愤的是,销售从没提及此事——你想用?付钱。完事还可能出现折扣促销,心想:一开始的广告就没讲清楚,这是要花钱加装新套路?我就搞不明白,花如此高的价钱,为何还要被拆箱解锁?
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其实也不是想太复杂:车辆硬件预埋,是像养在仓库里的猪,硬件已经在车里了,但你只能喂养它才能用。开发这些软件模块,成本其实远比我想象的低(这段先按下不表),像导航系统的解锁费,可能只相当于几百块的成本,卖到2000都能赚翻。
你知道我最烦的点吗?这些订阅在车价中根本是不透明的。硬件成本早已算入,车主多交的钱,除了厂商赚外,消费者可真难有发言权。用个比喻,像咱们买手机,硬件也许都在,但软件收费帮你拆箱——这不就像手机里的各种APP必须付费才能用一样?只汽车硬件占了大部分的皮子。
我抓住一个细节,突然觉得更荒唐:不少车企在生产阶段把四驱、座椅加热等硬件装好,付费解锁比买车本身还贵——比如四驱,每月收费350元。一车行业太像预埋包裹,你不用还能面临强制拆包——必须付费才能用。例如一次试算,半年四驱损失了2100元,等于是租房钱了。
这里我想问个问题:你们觉得,买车花的钱,真就该只包含硬件吗?还是说,买车的权利不应该是全包的?我一直怀疑,这硬件预埋,后续计费是不是给车主设了个陷阱。很多人说硬件都在,为什么还要付费Unlock,而车企的回应常常是:研发投入大,收费合理。但实际上,研发和生产成本早已包含在售价内,这样的二次收费才是让人生气的原因。
不光硬件,软件收费也挺扯。这些智能服务,比如语音控制、OTA升级,很多车主在广告前都以为终身免费,结果一过期,就被断供。我曾经见过朋友圈的老朋友抱怨:车联网的免费期一到,导航卡住,服务都用不了。平时,用车像每日打卡,来个续费提醒,都能让我有点烦。
说到这我刚才翻了下笔记,看到一张截图:某品牌车主看着基础流量终身免费的承诺,好心情持续了不到半年,结果被告诉,原来的基础免费已变成仅限三年。这不就是清一色的忽悠吗?我顿时觉得,终身免费还不如一句用到你不想用了随时退的实际话。
我心里还琢磨:这所有者是不是只剩传说?硬件虽然在自己车里,但想用全功能就得再掏一笔。这不就像买个车票,硬说车买了,坐不坐由你决定,却要买座位升级包。那天我还和修理工闲聊,他说,去年苹果公司推出的车联网系统,老实说,也只是堆软件,硬件其实成本还在,但收费大多靠订阅。
我心碎地想:这些硬件预埋+软件订阅情况,普遍存在,也许只是市场规则通用的恶?或许最荒谬的,是车主明明拥有硬件,却没有使用权,这是不是违反消费者权益?我记得有个消费者权益法里说,商品应当具备正常用途,难道一个无解锁的硬件还能算完整商品吗?这问题让我不断琢磨。
怎么才能让行业规范?我总觉得,行业行业中有必要有个明晰界限:硬件预埋了,要么就是买断,要么就是订阅。很多车企变成了软硬拼装厂,买了硬件却经常用不着。所以,我在想:未来是不是可以用标准合同划定基础功能边界?比如硬件已在/不可逆转的,那就不再收启用费。
记得北京交通研究院的郑教授说,行业需要一个硬性规则——把基础功能明确为终身免费和不可拆卸的标准。你说,车企干得太灵活反而害了用户,像我这样买了一台车,最怕的就是预埋了陷阱,费了半天劲,最后只能黑箱操作地花钱。
行业怎么规范,还得靠监管。只是,这监管是不是有点像看不见手?无形中让车企吃定了消费者:你不花钱?基础功能会被限制。想想,紧急情况下,SOS掉线,车主会不会觉得车不就是个工具吗?
这场硬件预埋+软件收费的游戏,或许得由法规打个板凳。我觉得,行业必然要有透明、合理、可逆的规则,不能让消费者成为忍者,只责怪自己没看清合同陷阱。我还在想:是不是咱们买的车,能不能像买手机一样,价格透明明确?打开盒子就知道:多少钱,能用的功能,到底包括什么。
但这个事,现在还只是一种愿景。你们怎么看?难道车主就得惯买断硬件、用完再付费的套路?或者更荒唐点,是不是可以考虑,硬件预埋我都付过钱了,凭啥还要再交费才合理?那天,朋友还吐槽,我都觉得自己像交房租,买了个房子,还得每月付物业费。
我这里还留个悬念,可能有人会觉得:车企这是想多赚点散钱吧?但我更愿意相信,行业还是要往公平合理迈。只是,这场游戏到底什么时候能迎来公平?车窗外那条直道上,车子还在跑,但我心里总觉得,有点摸不着头脑的节奏。
你说呢,未来的汽车,究竟要不要全价买断,所有功能一律全开放?还是说,我们还得继续掏钱买硬件,续费享服务?这些细节,才是真正值得琢磨的。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