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车辆安全标准主要由三大体系构成,它们分别是国家强制标准、C-NCAP标准以及C-IASI标准。其中,C-NCAP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发布,而C-IASI则是中保研汽车技术研究院的成果。
相较于GB法规的要求,用户更常接触到的C-NCAP和C-IASI标准往往设定了更高的门槛。这两个标准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可能有些难以理解,今天我们就来深入解析一下这两个名词,帮助大家建立更清晰的认识。
首先,我们来谈谈C-NCAP。这是一个在2006年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推出的新车评价规程,全称是China New Car Assessment Program。其评价结果以星级形式展现,从高到低分为5+级、5级、4级、3级、2级和1级。
C-NCAP的评测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 分别评估乘员保护、行人保护以及主动安全三个方面的得分率,并据此进行星级评定。2. 综合上述三个方面的得分率,计算出综合得分率,并进行星级评定。3. 最终的星级评定结果取乘员保护、行人保护、主动安全和综合得分率中的最低值。
接下来,我们看看C-IASI。这是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的简称,全称为CHINA INSURANCE AUTOMOTIVE SAFETY INDEX。它主要从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车内乘员安全、车外行人安全以及车辆辅助安全四个方面进行测试和评价。评价结果以优秀(G)、良好(A)、一般(M)和较差(P)四个等级来呈现。
C-IASI的评测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对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车内乘员安全、车外行人安全以及车辆辅助安全四个方面进行单独评价。2. 每个方面的评价结果都分为优秀、良好、一般和较差四个等级,分别用Good、Accept、Margin和Poor来表示。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可以理解到,C-NCAP和C-IASI这两个测试标准的核心目的都是为了推动汽车制造商研发出更安全的汽车产品。C-NCAP更注重常见碰撞事故中的整车安全性能,而C-IASI则独特地考虑了车辆的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从而反映了车辆的维修成本。作为消费者,我们应该理性看待这两个测试的结果,将它们作为购车时的参考之一,同时更要重视日常的驾驶习惯,提升自己的安全意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