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开始看到这个市场数据,觉得挺有趣。现在两万块左右的街车,真的是拼杀得激烈,什么硬派、运动、复古,几乎都拼个天花乱坠。可你问我,哪个最能打,靠谱点?我倒觉得得看细节。
我记得上周跟一位摩友聊天,他说:你看这波行情,年轻人喜欢什么?配置用得顺手,价格要实在,外观青春感强。其实这话我挺认同。就拿杰迪NK333来说吧,刚开箱的那会儿,手刚触摸到油箱就觉着,比想象中细腻。灯光一打,那个橘色喷涂的反光效果看得出制造工艺比某些国产车好点。
我还试了试坐姿,坐起来挺直的,没那种压抑感。你知道的?这个价位,基本都是用着凑合。但NK333让我觉得,你真是用心在做,好像没偷工减料。尤其是跟两三年前那会儿比,现在的公共零部件越来越同材异厂。比如这个12寸车圈,都是搞批量采购的;品牌减震和刹车,看起来还算厚道。
这让我想到,供应链其实就像你买菜,用个熟人,学会谈价,你就能省不少。这点,小厂家比大厂灵活——出个新款,零配件打包到货时间快,反应快。可问题是,售后和品牌溢价确实差点意思。有次跟修理工聊天,他说:配件齐全的问题,还是老牌那帮运转得稳。而新品牌,虽然配置看起来不错,但后续支持,能不能跟上?这点我没细想过的猜测:或许未来这些品牌会自建仓储或养供货联盟,才能更稳定。
说回配置,像NK333的TFT仪表,能照明夜跑,显示内容也够用。再说它的动力平台,来自隆鑫,我估算下心算:这台车的油耗应该在3.8升(每百公里),这样算下来,油钱每公里差不多2放大点的分,成本还算能接受(估算、体感有限)。有朋友说,城市骑,油钱不是主要考量,操控才是。
说到操控,我还拉手试了一下,平直的把手,加上静态座高,骑起来真轻巧。之前那台老款的街车,试驾时总觉得像背着一块沉重的铁砖,操控难点一大块。而NK333身轻如燕,操控感自然流露。那些弯道或者变线操作,你能明显感受到车架的韧性和轮胎的抓地力。
对比另一款,比如鑫源的LN150,价格差不多,配置也差不多。唯一区别在于,鑫源那个车架用料更硬,反应更线性,刹车也稍微靠谱些。可价格?也就多出两千多,当然以这个价位,能配上品牌刹车、液压前减震,已经很不错了。
对了,有一件事我刚才翻了下笔记/相册——其实我没特意数,NK333的灯光,是那种定制型LED,细节做得挺用心,我猜,这可能是厂家抬高档次感的手法,好让产品在年轻人会买的市场里更受青睐。
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摩托车毕竟还是个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你会不会觉得,我文章里提到的很多配置和技术,实际上没啥用?很现实的是,很多人买街车,源自一种用得顺手,实用为先的心态。
最后我还是想问:你觉得,这个级别的车,能不能让你骑出点新鲜感?或者,这个价格区间,除了配置,还靠啥争夺摩友的心?这样的小细节,是不是也在无声中决定了一个品牌的忠诚度?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