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刷手机,看到一条新闻把我整懵了——九号、新日、雅迪这些大牌电动车又上“黑榜”了!浙江市场监管局抽检发现,这些平时广告打得震天响的品牌,竟然在质量检测中栽了跟头。
说实话,我第一反应就是:这些大牌子怎么老是出问题?倒是那些听都没听过的小品牌,反而很少见到被点名。这事儿真的很邪门,让人忍不住要刨根问底。
大品牌为啥老是“中招”?
咱先说说这次出事的都是谁。九号、新日、金箭、五星钻豹、永久,这几个牌子你肯定不陌生吧?特别是九号和新日,在咱们这边的大街小巷到处都能看到它们的专卖店。
不过话又说回来,每次这种质量“黑榜”一公布,底下的评论那叫一个热闹。有人说“早就知道这些大牌子不靠谱”,有人说“我家就是买的这个牌子,用了好几年没问题啊”,还有人直接开始推荐其他品牌。
我仔细研究了一下,发现这事儿其实没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第一个原因:人红是非多,销量大了毛病也多
你想想看,雅迪一年能卖出去上千万台电动车,这什么概念?就是每天都有几万台车从工厂里出来。而那些小品牌呢?一年能卖个几万台就不错了,有些更小的牌子,一个月也就出几千台。
这就像是考试一样,参加考试的人越多,不及格的绝对数量肯定也越多。不是说大品牌质量就一定差,而是基数摆在那儿。人家抽检的时候,肯定优先抽那些市面上常见的品牌啊,你让人家去哪儿找那些一年就卖几百台的小牌子?
我一个在电动车行业干了十几年的朋友跟我说:“你别看这些大品牌老上榜,其实按比例算,人家的合格率未必比小品牌低。”这话听起来还真有道理。
第二个原因:店家私自改装,锅却让厂家背了
这个更有意思了。你知道吗?很多时候抽检不是直接去工厂抽,而是在各个销售门店里随机买车检测。
问题就出在这儿了。有些店老板为了迎合客户需求,会私自给电动车“升级”——换个大功率电机、改改限速、甚至连电池都给你换成更大容量的。客户是高兴了,跑得更远、速度更快,但这样一来,车子的各项参数就跟出厂时不一样了。
等到抽检的时候,这些改装过的车自然过不了关。可是检测报告上写的还是原厂品牌,你说这冤不冤?
我就遇到过这种事儿。去年我表哥买了台电动车,店老板特别“贴心”地说可以免费帮他提升续航。结果没过多久,这个型号就因为“充电保护回路”问题被通报了。表哥当时还纳闷:我这车明明跑得挺好啊,怎么质量有问题?
后来才知道,是店家私自改了充电器和电池管理系统。这种操作在行业里其实很常见,但最终买单的却是品牌方。
第三个原因:批次问题,一锅粥里有几粒老鼠屎
还有一个原因比较技术性。你注意到没有,每次通报的不合格项目基本都差不多:标识和警示语不规范、充电状态主回路保护有问题。
这说明啥?很可能是同一批次的产品都存在这个毛病。
就像你去包子铺买包子,如果那一锅包子蒸的时候火候不对,那一锅的包子可能都不太好吃。但你不能因此说这家包子铺就是黑心店吧?
电动车生产也是这个道理。一个品牌一年要生产几百个批次的产品,偶尔有一两个批次在某些细节上出问题,这在工业生产中其实挺正常的。
小品牌为啥很少“中枪”?
说到这儿,你可能要问了:那为啥立马、小牛、极核这些牌子很少上榜呢?
原因其实挺简单的。立马这种品牌虽然也不小,但跟雅迪、爱玛比起来还是差了一截。小牛呢,主打高端市场,量不大但单价高。极核更别说了,人家本来就是摩托车企业,刚进入电动车市场没几年,销量还没起来。
你想想看,抽检部门的工作人员也是有限的,他们肯定优先检测市面上最常见的品牌。如果一个牌子在当地就没几台,人家去哪儿抽检?
还有个更现实的问题:小品牌生产量少,质量控制相对容易。就像小餐馆,老板亲自下厨,每道菜都能照顾到。但大型连锁餐厅呢?厨师多、分工复杂,偶尔出点问题也不奇怪。
真相其实是这样的
说到底,这个问题就像是“幸存者偏差”。我们总是看到大品牌出问题的新闻,但很少听说小品牌的质量问题,就以为大品牌质量不行。
实际上,如果把所有品牌放在同一个标准下比较——比如说,同样价位的车、跑了同样的公里数、用了同样长的时间,再来看质量问题,你会发现各个品牌的问题率其实差不多。
我那个行业内的朋友告诉我一个数据:按照实际使用情况统计,大品牌的故障率甚至比很多小品牌还要低一些。只不过人家基数大,绝对数量看起来比较多而已。
买车到底该怎么选?
聊了这么多,回到最关键的问题:咱们普通消费者到底该怎么买电动车?
我的建议还是认准大品牌。为啥?不是因为它们质量一定最好,而是因为:
第一,售后服务有保障。你想想看,雅迪、爱玛这些品牌,全国到处都有维修点。换个轮胎、修个刹车,随便找个地方就能搞定。小品牌呢?可能你得跑到很远的地方才能找到配件。
第二,配件好买。大品牌的配件基本都是通用的,价格也相对透明。小品牌的配件可能需要专门定制,价格贵不说,还不一定买得到。
第三,质量相对稳定。虽然偶尔会出问题,但大品牌的质量控制体系相对完善,出了问题也能及时处理。
当然了,不管买什么牌子,都要注意几点:
尽量在正规专卖店买,别贪便宜去小店
买的时候仔细检查各种标识和警示语是否齐全
不要让店家随便改装,原厂配置最安全
保留好购买凭证,出了问题方便维权
写在最后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想告诉大家:别被表面现象给误导了。大品牌频繁上“黑榜”,不一定说明它们质量差,可能只是因为它们“太出名”了。
就像网上经常说的那句话:“枪打出头鸟”。越是知名的品牌,越容易被关注,出点小问题也会被放大。
不过话说回来,不管是大品牌还是小品牌,在质量控制上确实还有提升空间。毕竟咱们花钱买车,图的就是安全可靠。希望所有厂家都能把质量放在第一位,别让消费者为这些本可以避免的问题买单。
你们觉得呢?买电动车的时候,你们最看重什么?是品牌、价格,还是其他因素?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们的经历和想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