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每天早上骑车上班,速度大概估算在15到20公里/小时之间(样本少,估算有偏差),其实比我想象中的还快点。这段时间,我一直在琢磨,为什么多年前自行车都不用戴头盔,现在电动自行车就像个流动炸弹,还要强制戴头盔,原因到底在哪?
刚才我翻了下我的笔记,发现我在去年那次骑行记录里,突发想:电动自行车的加速没那么慢,起步的时候那个动力比自行车顺滑得多。而且它的速度一起来,和自行车差不了几倍,甚至超过了我平时跑的慢跑速度(这也像个生活中的比喻:跑步到一定速度,身体的反应和表面上的速度变得不一样,很多人在连续骑行中就会觉得麻烦么?)
有时觉得锅还是某些标准太死板。比如:最高时速25公里,很多自行车都能超过这个速度,居然没有强制要求戴头盔。那为什么我觉得电动自行车还得限制在这个速度呢?是不是有人想靠低速减少风险?实际生活中,很多人骑着电动自行车的快感,是暴露在超出标准危险里的。
我在考虑是不是因为电动自行车的用料、制造的细节更想当然地被忽略了点。比方说,一款普通自行车,钢架架构很坚固,容易修理,但电动自行车那种轻量化材料、转速快的设计,背后其实隐含一个潜在风险。你会发现:电动自行车的限制,简直像个安全阀,凡超过时速它就可能失控。
你觉得为什么很多人不戴头盔?我问身边那修理工,他一边换塑料片一边回答:主要是麻烦。不戴就方便。贴在心上的,是一种方便带来的安全侥幸。但如果让头盔的质量都必须过关,可能就少了些路上随便戴个劣质货的问题。
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也没细想过,为什么公共场所能强制规定戴帽子、口罩,但车上头盔就这么轻松忽略?我觉得可能是因为传统建制对骑自行车的观念根深蒂固,毕竟自行车在不少人心里还是休闲娱乐的工具,不是真正的交通工具。而电动自行车的火爆让人觉得它似乎插上一双飞翔的翅膀,却带来了更多危险。
关于公平这个点,确实有人说:既然要规矩,那就要全盘推行。比如:开车也该戴头盔,违法了就扣分,扣满了就吊销驾照(这段先按下不表),类似于开车没带安全带算违法。不然跟那仅仅是个头盔的政策相比,显得太偏心了。
我有个疑问:是不是因为现在的法律对自行车已经没有管理这个概念?或者说,电动自行车的法规一直没跟上,导致大家觉得它像个仗义盟友,其实暗藏风险。如果真是任何人可以随意买个电动自行车,用料跟快递箱没多大差别,那问题就大了。
我个人是不太喜欢强制戴头盔这套。其实如果规定只允许符合国家标准的头盔才算,反而能杜绝劣质货。但偏偏监管不到位,好像很多头盔都能在市场随便买到,是真是假,谁能说得清?料想:未必所有牌子都是靠谱的。有的可能觉得没必要,觉得我安全意识挺足的。但安全从来不是自己觉得好就完事。
话说回来,现在市面上零碎的观点很多。有的人觉得:电动自行车跟汽车一样管理,上牌、登记,甚至闯红灯、逆行都得处罚,那样才有公平。但我觉得这些事不可能一下子做到——大多数普通人,很多本地的小店老板,骑个车,内心其实也糊涂:这车合规么?我到底得管什么?我父母年代的自行车,根本不会担心违规问题。
你会不会觉得,骑自行车的人反而更值得保护?这个问题挺尴尬的。我身边的朋友说:骑车出门,其实就是一种生活的仪式感,但也得考虑城市交通的实际动脉。如果整个城市都把自行车当成交通伙伴,肯定得讲规范,但出于成本和生活惯,我觉得很多人还是会伸手想省事。
仅仅靠头盔,似乎把责任压在驾驶者身上太简单。如果未来能全民保险、国家兜底,人人都安全,那是不是强制戴头盔的政策就显得没有必要?但这个未来也许太理想了点。我在想,要不要要求所有的电动自行车和头盔都必须智能联网,这样能更好监控出事?但是,隐私这事,没人愿意轻易放在桌面上。
我觉得:还说,电动自行车的速度其实已超出很多有限值,为何还没有真正的上牌责任?你会不会觉得,从安全角度说,限制25公里会不会太低?试过调到30,但真正到这个速度,骑感就大不同——你会感觉有点飘。我猜:限制速度,是在制造安全感,而非实际安全。
我还想到一个小细节——在某次停车场,看到一辆电动自行车,车牌上写着无牌。后来我问司机:这车没牌怎么办?他哑口无言。这让我觉得:很多人还没意识到车辆管理的重要性。有些甚至觉得不用管那么多。但你知道吗,大部分小事故,可能就是从‘无牌’开始的。
其实我一直在想:这个条例如果真全面覆盖,还能否让人真心考虑戴头盔?还是说,只是表面的规矩,大众惯一改才是真的管用。你试想一下:每天快到办公室门口,总有人驻足,盯着大街上一个个戴头盔的人,这场心理战,胜在什么时候?还是在让人自愿接受。
我究竟对这个条例的某些细节,还是觉得太宽泛。比如:电动自行车60分钟内到手登记,是不是太弹性?或者说,未来会不会有人用虚假材料注册?我都觉得,政策怎么细,到最后都要靠落实到人。只要骑车的人,心里那份安全感还在,那就够了。
说到自我修正——也许我对头盔的安全强调得有点偏激了。毕竟,作为骑手,我更关心整个道路系统的改善和管理,比如:非机动车道的宽度、地面标识的清晰,要比戴个头盔更实际。
话题又跑远了,但我一直在琢磨:这规矩,是不是因为公众意识还不够成熟而硬生生包办出的一套方案?我觉得,从技术上看,智能化可能是未来方向:比如可以在头盔上装个摄像头、GPS,出事一查,责任就能追溯。这种硬件升级,某种程度已经开始了。
其实我不用太多担心规范什么,很多时候,只要那辆车、那个人在路上多一份谨慎,就能少很多意外。只是不知道,未来是否我们的标准会变,比如:改成只要超速就罚,像机动车那样处理?那样搞,不也挺公平的吗?
最后我想问:我们是不是太依赖规则来保障安全?还是说,真的每个人都能像天生安全意识一样,自律点,生活会更简单?这细节,说不清楚。反正我还是喜欢骑车那种风在耳边呼啸的感觉,只是,假如那辆老旧的自行车变成了带电的飞行器,我会不会也开始害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