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业绩大涨,长城转型新能源,车圈恒大说法靠谱吗

“车圈恒大”这说法到底是什么意思?一听就让人有点慌,仿佛谁要倒霉了,谁要把曾经的风光变成泡沫了。其实大家都明白,恒大出名不是因为做得有多好,而是因为忽然“撑不住了”,债务一堆,变成了大家口中的风险典型。所以问题来了,现在汽车圈子里,比亚迪和长城这两家被放在聚光灯下,“谁会成为车圈里的恒大”?到底谁更像那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故事主角?

有时候我在想,为什么大家这么喜欢推测企业会不会倒?是担心买了他们家的车以后没人负责售后?还是觉得舍不得中国制造出现大坑?其实往深里说,更像是大家习惯用极端案例去预判未来。但这个世界,从来不是只看热闹的,真正决定一家企业能不能长远的,还是得看数据、看真本事。

这不,比亚迪和长城的2024年上半年财报一出来,马上各种讨论铺天盖地,大家就想揪出点“问题”,给这个“车圈恒大”的说法添点料。但财报的数据,不骗人的。咱得正经掰着手指头算一算,这里到底谁是“危险分子”,谁是“真金不怕火炼”。

先说比亚迪。比亚迪这半年业绩太猛了,营收3712.8亿元,同比涨了23.3%。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都快赶上特斯拉了,甚至还超过了。特斯拉不是一直被称作全球电动车的老大哥吗?结果这回五百强的大名单上,比亚迪从“后进生”变成了“领头羊”,这可是头一遭。有人说中国车企只能在国内混混,现在看,比亚迪早就迈开了全球步子。

更牛的是,比亚迪的盈利也没掉链子。净利润155.11亿元,比去年又涨了13.79%。什么意思?就是没有靠“低价卖车”换市场份额,是真正把钱赚到口袋里了,既要面子,又要里子。想想有些企业,拼命扩张,一堆销量,结果亏钱,光好看不实用,比亚迪这模式可不一样。

最不能忽视的是比亚迪的海外市场成绩。海外业务这半年收入1353.58亿元,飙了50%多。出口量也是飞快,七个月出了55万台车,出口占比都快到22%。中国品牌不再只是自己玩自己的,是把车卖到全球各地去了,这步棋走对了。一旦海外市场打开,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就强多了。

那长城呢?你要说长城是不是差,比亚迪是不是把它“碾压”了,我觉得也未必。长城汽车上半年营收923.35亿元,没怎么涨,算是稳住了基本盘。销量也就涨了2.5%,反正没掉队就不算坏消息。可它的利润就有些尴尬了,净利润下滑到了63.37亿元,掉了10.21%。原因倒也明白——钱都砸在新车研发、搞新能源上了,短期利润被分摊了。

其实,这也是企业取舍的问题。有些企业想短期内赚快钱,一看新能源升级市场太烧钱,就犹豫了;长城倒是“舍得”,属于先苦后甜的类型。你说他现在压力很大,但要是新能源这条路走通了,将来确实有翻身机会。上半年长城新能源车卖了16万辆,比去年多了23.64%。如果说未来车市主旋律是新能源,这步肯定是得走的。

有一种声音一直在说,“比亚迪负债太高”,“一不小心就步了恒大的后尘”。可我就想问:你们真的认真看过比亚迪的负债数据吗?比亚迪总负债6015.92亿元,看起来数字吓人,可你得跟它的资产比。总资产8463.43亿元,负债率是71.08%,还比去年下降了6.1个百分点。很多人觉得71%听起来很多,但在汽车行业这是常态。重资产、高周转本来就得用杠杆经营——你去看看国际那些大品牌,比如福特通用,负债率也差不多甚至更高,人家不是照样过得滋润。

有些企业负债高是乱花钱,撑不起规模才真危险;比亚迪这种负债是配合扩张,能转化成实打实的销售和利润,根本不是同一回事。你不用担心比亚迪会像恒大,一旦资金断了就满盘皆输,因为它是真正把负债变成了收入和利润。

比亚迪业绩大涨,长城转型新能源,车圈恒大说法靠谱吗-有驾

那长城呢?同理,他也不是随便乱借钱搞大跃进。把钱砸在新能源技术升级上,属于敢投入敢赌未来。虽然短期利润有点难看,但只要方向对了,有技术、有销量,熬过阵痛,回报迟早会来。

比亚迪业绩大涨,长城转型新能源,车圈恒大说法靠谱吗-有驾
比亚迪业绩大涨,长城转型新能源,车圈恒大说法靠谱吗-有驾

其实比亚迪和长城的较劲,并不全是互相怼和打压,更像是一种良性竞争。你提出我的问题,我拿业绩证明自己没问题;我质疑你转型慢,你用新能源销量回应我。这种模式,对企业是好事,对行业更是好事。只有“极致互卷”,才能逼着大家不玩套路,真挣钱真升级。每一次“揭短”,都让数据和管理水平更透明,也倒逼企业把技术放到第一位。

你回头看,“车圈恒大”说到底是市场焦虑。大家怕的是谁会“破产”,谁会把消费者和投资人拉下水。但实际上,如果企业的财务健康,管理模式靠谱,技术有储备,它就没那么容易变成“下一个恒大”。比亚迪和长城现在都在关键节点上,前者踩着全球化的节奏狂奔,后者在新能源转型上做长期布局,谁都不是那种“只铺摊子不看回报”的莽撞型。

比亚迪业绩大涨,长城转型新能源,车圈恒大说法靠谱吗-有驾

所以,再对比一下,“谁会是车圈恒大”?其实谁都不像。真正让企业变成“恒大”的,不是负债多少,也不是规模多大,是有没有“独立造血”的能力,是不是下棋看三步而不是只顾眼前。比亚迪和长城,现在都在用硬数据证明自己不是“恒大”。比亚迪拿营收、利润和国际化做底气,长城靠新能源转型做长远打算,消费者要选车、大伙要投资,更应该关注他们的实打实表现,而不是被几句网络评论牵着走。

比亚迪业绩大涨,长城转型新能源,车圈恒大说法靠谱吗-有驾

当然了,未来中国车市肯定还会变。智能化来了,新能源是主角,全球化也要拼人才和产品迭代。竞争肯定激烈,但只要企业能稳住基本盘,创新做技术,就能保持血脉旺盛,不至于轻易“出事”。

比亚迪业绩大涨,长城转型新能源,车圈恒大说法靠谱吗-有驾

最后,我想说,判断一个企业到底值不值得信任,不只是看眼下的风头,更要盯着长远的数据、核心技术和管理能力。头部车企不会眉毛胡子一把抓,谁真有竞争力,谁做事稳扎稳打,时间会给答案。行业也好,消费者也罢,不如多花点心思去探讨下一个赛道会是什么?智能汽车?车联网?还是全球化服务?这个答案,需要每个人参与进来,别总是把注意力放在“谁倒霉”的段子里,还是多看看谁在一点点往前走,谁在真拼未来。

你怎么看,谁更像“恒大”?或者根本不存在“恒大”?抑或你觉得,比亚迪长城好得不够,下一个爆雷的会是其他玩家?欢迎一起聊聊:中国车企的未来路,咱们谁都不能当看客,得琢磨琢磨,怎么才能既躲开坑,又赶上风口。

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相关证明以便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