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新能源新车降价六万,销量不涨反降,本地化转型成难题

什么情况?本田新能源电动车在中国的日子怎么这么难熬?说是新车上市,结果一个月就直接泪崩降价六万,销量不仅没起色,反而往下走,4到6月居然来了一波负增长,说好的电动化蓝图这不是直接画歪了吗?

本田新能源新车降价六万,销量不涨反降,本地化转型成难题-有驾

一开始看到这个消息,心里还真有点错愕。本田不是全球知名的老牌车企吗?手里攒的技术底子、在中国混了二十多年的人气,哪怕造电动车慢半拍,也不至于被打成“全场最弱”吧?到底是哪出了问题?这里面的玄学可不少,得慢慢捋一捋。话说回来,中国新能源汽车这两年有多卷,大家都知道,用“火拼”都不够形容的那种。

本田被曝出新上市的野系列SUV S7、P7上市即打骨折降价,S7前脚刚发个售价25.99万,后脚一个月直接变成了19.99万。这6万块砍掉的声音,可能让经销商都听疼了耳朵。但很尴尬,这“让利大促”的牌一出,市场还是冷漠脸。有没有一种感觉,就跟每年618京东价前一天和当天的对比,结果人家点都不带点?

我看这个事,远不止价格战那么简单。咱聊电动汽车,最敏感的就是性能、创新和体验。你本田卖的贵,那你得给消费者一个“值”字吧?偏偏S7和P7在媒体评测和用户反馈里,驾驶辅助这一块被网友吐槽的有点厉害。配了本田自家HondaSensing360+,名字听着挺唬人,硬件软件都有,但是中国主流都玩上了NOA自动驾驶导航的时候,你家还只会帮着你小范围变变道,连高速路稳稳托底都做不到,这不就像拿着老年机硬拼iPhone的预装APP吗?

这里面还有个坑,本田这些野系列亮相时强调国产研发,底盘专属定制,听起来挺有诚意。可大家都知道,中国新能源用户啥都关注,各种APP一顿刷,功能没跟时代潮流走,哪怕你底子强也不买账。更扎心的是,跟丰田和日产一比,这个价差直接劈开了鸿沟。丰田2024年春季销量暴涨了一倍还多,日产新N7首月就成了车圈爆款,订了1.7万辆,定价还只要11.99万。跟这一大批本土品牌比,本田的定价完全就是“孤独求败”。

说真的,现在买新能源,谁还头铁去选“洋品牌”?国产厂商天天上新,性价比拉满。哪怕人家丰田、日产也照着这个路数来走,比如搭载Momenta这种“本地定制”黑科技,适应中国复杂交通环境,谁还追求那套全球标准化设计?所有媒体都在说,本田太慢一步,错过了中国消费者的心态转变,这就跟你打游戏排位,队友全换成老外,指挥系统还用老版耳机一样,不掉分才奇怪。

值得一提的是,电动化转型不是空喊口号就能搞定。本田的目标是到2035年在中国新车全部电动化,听着够野心,但野系列首型上市就开了个坏头,谁会有信心?要真秒变“电动本田”,你得点出本地化技能树啊。现在丰田日产抢先和国产科技巨头联手,把车的智能体验做多了十个维度,价格还更低。消费者说要体验感,你给他国产NOA导航,他要信息娱乐,你就得上AI语音,哪能还固守自己那几套老招?

这两年中国新能源领域,价格战、技术战、品牌战各种混合发酵,只有少数几家能拿得出真正的利润,别说比亚迪笑到最后,连那些三线品牌都能火一把。你本田这些年在传统车领域混得风生水起,到了新能源要全盘“新生”,不能说一套做一套,换壳卖车价格一抡还是原来那水平,年轻用户哪里来忠诚度?想象一下逢年过节亲戚问你买啥车,脑海里第一反应现在都不是合资大牌了,大概率先搜国产车的排行榜。

又说回来,降价六万的背后,是真的缺乏招式吗?其实吧,还不是本土化没到位。中国市场你不能只看表面,比如街头的摩托、共享单车、快递小哥穿梭,交通环境和国外差别太大。辅助驾驶这些年火得不行,国产NOA已经变成了标配,你本田要“重新做人”,要在技术上接地气。消息显示本田打算联手Momenta搞联合研发,对消费者来说,这才是清醒的姿态,别啥都盯着自己的“独门秘籍”。

还有个细节,DeepSeek人工智能,准备塞进新车里做语音交互。中国电动汽车越来越像个智能终端,大家在车里挂着APP、和小冰小度聊天,体验早就不是十年前“有巡航,能联网”的水平了。你本田能不能追赶国产品牌的生态化、智能化步伐?这个问题永远在那摆着。你说你技术好,但中国需要的是你会用,不是你自己开心。

电池那边也在动,磷酸铁锂这个路子很直接,成本降下来,性能妥协一点,中国主流用户照样能接受,至少价格上能扎进去。你本田落地这些方案,真能在第四季度上车吗?这都是要看实际行动的事。比亚迪现在电池自研自造,连外资车企都在学,谁还迷信“海外血统”?市场只看啥便宜、啥实在、啥功能强。

说白了,一场价格大战就是和时间赛跑,你慢一秒别人就抢了一波头条,上新慢半拍就要清仓甩卖。中国每个月都有十几款新车蹦出来,用户也是一波接着一波地“猎奇”,首发没刷出存在感,转眼就淹没在下一个大促里的热搜。这时候还卖“老牌情怀”,真的有人买账吗?大家都在追新,合资品牌再不提速,就是等着在门口发传单。

再怎么说,本田也不是没有机会。联手本土科技,补齐智能驾驶、体验升级,再降一波价,能不能让大家眼前一亮?也许今年下半年的新动作能有惊喜吧,但当务之急不是守住“日系老本”,而是学会“做中国车”。豪华感、实用性、智能体验、价格到位,缺少任何一个元素都难混。只能说,车圈的老大哥,新能源时代要洗牌,但也别后知后觉等到退场才反应。

眼下的局面,其实是中国汽车市场彻底进入新一轮“大淘汰”,谁能跟上本地化和年轻人的步伐,谁才能继续混,谁还在原地打转,那就只能眼睁睁看着销量往下掉。竞争激烈到连降价都救不了,说明消费逻辑早变了。大家选车,看的不是哪个牌子名气大,而是哪个车好用、便宜、智能,合资老三样的时代真就是过去式。现在谁会为了“本田情怀”多花好几万?

本田新能源新车降价六万,销量不涨反降,本地化转型成难题-有驾

转型时刻,本田要做的其实很简单,少些套路,多点实用;少点高冷情怀,多点国产灵魂;看准中国市场,别再用全球标准绑住自己手脚。成本降下来,黑科技补进去,产品迭代再快一点,怎么可能一直卖不动?毕竟中国电动车用户比你想的还要挑剔,讲究性价比、性能、体验三合一。你本田要想活出新花样,就得卷得彻底、卷得用心,别在降价以后还原地踏步。

说回来,这事也不是只关心本田一家。所有外资品牌都得盯着中国市场的风向,谁先学会本地化,谁就能先一步突围。比亚迪、蔚来、理想能连续爆款,靠的不是历史,而是不断自我革新。你本田要想继续在新能源里有立足之地,就得跟上这波节奏,不然下次再见,就是看谁被历史遗忘。

本田新能源新车降价六万,销量不涨反降,本地化转型成难题-有驾

你怎么看现在的合资品牌转型之路呢?有什么新车体验值得吐槽?欢迎评论区热烈留言,大家一起聊聊中国新能源市场的新风向!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传播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新闻内容。如有侵权投诉,将依法依规核查并回应。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