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产业在印尼蓬勃发展,成为该国大力推动的经济领域之一。
7月31日,印尼投资部长巴赫里尔在记者会上透露,比亚迪、五菱汽车等知名电动汽车生产商均计划在印尼设立工厂。印尼政府正考虑推出更多税收优惠政策,以进一步吸引这些电动汽车制造商。此外,印度尼西亚海洋与投资统筹部长卢胡特在7月25日也宣布,印尼正着手制定新的激励措施,旨在吸引电动汽车制造商的投资。同时,韩国与印尼也在探讨深化在电动汽车和电池产业生态系统方面的合作。那么,印尼是否有望崛起为全球电动车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生产基地呢?
印度尼西亚,作为东盟地区的经济领头羊,其2022年的国内生产总值突破了1.3万亿美元大关,稳居全球第十六的经济体地位。这一繁荣的经济环境使得印尼成为了东南亚地区最具影响力和潜力的市场之一。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印尼的汽车产业迎来了飞速发展的机遇。
1927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在印尼设立了首家汽车组装工厂,标志着印尼汽车产业的起步。为了推动汽车产业的本土化发展,印尼政府曾推出多项政策,如授予设备所有权、商标使用及技术达标的车企以“先锋”称号,并减免相关产品关税,同时对外资持股在合资企业中的比例进行了限制。然而,这些政策曾遭遇其他国家的反对,因此印尼后来又采取了更为宽松和开放的汽车政策。
2018年4月,印尼发布了工业4.0路线图,将食品饮料、汽车、电子、纺织和化工产业列为先导产业。汽车产业在印尼逐渐崭露头角。数据显示,2022年印尼汽车产量达到147.01万辆,同比增长31%,成为东南亚地区仅次于泰国的第二大汽车生产国。在销售方面,印尼汽车批发量为104.8万辆,同比增长18.1%,位居东南亚之首。值得注意的是,日系车在印尼市场上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市场份额超过九成。
随着全球电动汽车发展浪潮的兴起,印尼也开始积极响应。印尼在最新国家自主贡献文件中提出,到2030年将实现31.9%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并在国际合作下提升至43.2%。为实现这一目标,加速燃油车向电动车的转型势在必行。印尼计划到2030年国内电动摩托车和电动汽车的保有量将达到至少1300万辆和220万辆,并在2050年仅销售电动汽车和电动摩托车。
尽管目前印尼电动汽车的销售占比仍较低,仅为全国汽车总销量的约2%,但这也预示着其电动汽车市场蕴藏着巨大的增长潜力。此外,印尼在电池原料如镍和钴矿方面拥有丰富的储量,这也为其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源保障。
在电动车产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矿产资源丰富的印尼有望成为全球供应链的关键一环。
加速本土电动化转型
为了推动电动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印尼政府已着手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
2021年3月,印尼颁布了《新投资清单》,将汽车行业列为“优先发展行业”,并为其提供了包括企业所得税减免、进口关税优惠在内的税收优惠,以及营业执照办理便利、基础设施配套、能源和原材料保障等非税收优惠。同年5月,印尼进一步推出了电动汽车和电动摩托车的补贴方案,覆盖了20万辆电动摩托车、3.59万辆电动汽车的销售,并对5万辆传统汽油车进行改装。购买电动摩托车可获得高达700万印尼盾的补贴。
此外,印尼还宣布了电动汽车采购增值税激励措施,将电动汽车采购增值税从10%降至1%,并计划从2023年4月起至2023年12月止提供税收折扣。这一系列政策措施旨在推动印尼电动车产业的加速发展。
同时,印尼也针对矿产资源制定了相关政策。过去几年间,印尼曾多次调整镍矿出口政策,旨在摆脱仅作为原材料供应国的角色,吸引外资在印尼投资建设矿产冶炼厂和加工厂,从而深度参与电动车产业链。这一战略转型已取得了显著成效,现代、LG、宁德时代等知名企业已纷纷在印尼投资建设电池厂。
2021年7月,现代、LG与印尼携手制定了谅解备忘录,旨在打造从原料到最终产品的全方位电池工厂,并计划在2024年之前启动运营。进入2022年4月,宁德时代与印尼国有矿业公司PT Aneka Tambang携手,共同构建涵盖镍矿开采、冶炼、电池材料制造、电池组装及回收在内的动力电池产业链。同年9月,富士康宣布与能源公司Indika Energy合作,在印尼创立合资企业,专注于电动汽车及电池的生产。而今年6月,美国光伏企业SEG Solar与印尼可再生能源投资公司ATW集团也宣布合作,计划在印尼投资建设5GW电池片工厂及3GW组件工厂。这些举措均显示出印尼在电动车产业链中的角色日益重要。
挑战与机遇交织
尽管印尼的电动汽车销量占比目前仍不足1%,标志着其转型之路才刚刚开启,但这一市场潜力已吸引了众多车企的目光,他们纷纷窥见了印尼市场所蕴含的丰富机遇。
2015年,上汽通用五菱在印尼扎根,斥资7亿美元打造工厂,短短两年后,印尼产五菱汽车Confero便隆重下线,一举夺得印尼“年度最佳新车”与“最佳小型MPV”的殊荣。紧随其后,奇瑞汽车也以组装形式在印尼落地生根,并计划未来在此建设更为庞大的生产基地。
比亚迪与VKTR集团携手当地巴士组装厂Tri Sakti,共同打造电动汽车产业生态。今年3月,雅加达的公交运营商Transjakarta迎来了首批30辆比亚迪大巴,标志着印尼纯电动大巴的正式运营。5月,Blue Bird——印尼最大的出租车运营商,也宣布向比亚迪采购大量电动车,以扩充其车队规模。
韩系车也不失时机。现代汽车在印尼的工厂已顺利投产,并计划追加投资,提升年产能至25万辆。日系车三菱汽车同样积极布局,计划在未来几年内投资6.7亿美元,以扩大生产并加速电动化进程。丰田也瞄准了印尼市场,立志在2027年前投资18亿美元,专注于电动汽车的生产与推广。
然而,车企们在印尼的布局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印尼国营电力公司PLN虽然致力于建设电动汽车基础设施,但截至2023年3月,全国范围内的公共充电站与换电站数量仍显不足,主要集中在雅加达及其周边地区。这意味着在销量攀升的背景下,基础设施的缺口可能成为制约电动汽车进一步普及的瓶颈。
此外,印尼的交通状况也为电动车的推广带来了不小的困难。作为群岛国家,飞机和轮渡是主要岛屿间的主要交通方式。而目前充电站的分布情况使得电动车的行驶范围主要局限于雅加达及其周边地区。同时,陆路交通的不平衡性也要求电动车具备更高的质量与适应性。
在电动汽车市场的转型过程中,印尼本土车企以及跨国汽车制造商都面临着不小的挑战。然而,正是这些挑战为那些能够抓住机遇、灵活应对的企业提供了领先市场的机会。在电动化的赛道上,这些企业有望在印尼市场占据先机,引领行业潮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