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观察家#
一个误信毁一生?公安部定调:智驾≠自动驾驶,责任全在方向盘后
2025年7月23日,国新办发布会上掷出的警告,直接把某些车企的“AI代驾”美梦锤醒了。公安部明确划出红线:现在市面上所有打着“智驾”名号的车,本质上都是辅助驾驶 L0-L2级 ,司机才是永远的责任主体。什么意思?手离方向盘、低头刷手机出事?民事赔偿+行政处罚+刑事追责三件套伺候,一套带走没商量。
技术幻觉下的法律重拳
某些车企的营销文案确实让人飘了——什么“通勤全脱手”“L2.999级无限接近自动驾驶”,用户真以为买个车就能当甩手掌柜。结果呢?开车玩手机被逮到,罚款扣分算轻的;真要撞了人,法律认定是“故意不履行监管义务”,该坐牢还得坐牢。这波操作看得人裂开,合着不是买车是买罪受?车企的过度宣传,直接给消费者挖了个法律深坑。
概念狂欢,车企的文字游戏
“辅助驾驶”秒变“自动驾驶”,宣传话术的魔法让多少人栽了跟头?仔细看技术分级就懂了:L2级只配叫辅助 车道保持+自适应巡航而已 ,L3级以上才算真·自动驾驶 系统全面接管责任 。小米、理想这些品牌近期悄悄改文案,把“L2.9”换成“高阶辅助驾驶”,功能丝毫没升级。说白了,方向盘上贴水晶钻也不能改变它只是块塑料的本质。
方向盘上的博弈
司机们到底得多较真?公安部这次把话嚼碎了喂给你:开车时别说手不能离,连眼睛开小差看导航都可能被认定为疏忽。驾考未来还可能增加辅助驾驶监管测试,把“人盯车”刻进驾驶DNA。那些炫耀“高速上开智驾刷剧”的车主,建议直接查查刑法条款,比追剧刺激多了。
公安部这一刀砍在了七寸上。修订法规、严打车企虚假宣传、逼消费者清醒——这场针对伪自动驾驶的肃清风暴,砸碎的是技术泡沫,兜住的是公共安全的底线。下次看见“自动驾驶”广告,记住方向盘后永远坐着第一责任人:你。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