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掀了桌子,电车竞争一夜回到拼刺刀

讲真,每次看到这种文件,我都有一种错觉,感觉太阳底下真没啥新鲜事。

发改委、能源局,六大门派围攻光明顶了,发了个《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服务能力“三年倍增”行动方案》。名字听着就特别有力量感,充满了肌肉和汗水的气息,好像要把电线杆子都给你掰弯了。核心内容就一句话:三年之内,充电桩的数量和容量,翻倍。到2027年,全国要建成2800万个充电设施,伺候超过8000万辆电动爹。

发改委掀了桌子,电车竞争一夜回到拼刺刀-有驾

这事儿吧,翻译过来就是,国家不装了,摊牌了。

之前车企们是怎么玩的?是军阀混战。蔚来搞换电站,那是他的“马奇诺防线”,是他的信仰结界,换电速度快不快不重要,重要的是让你感觉自己是尊贵的会员,是天选之子。特斯拉搞超充桩,那是他的“思想钢印”,是他的宗教圣地,充电桩前面排大队不重要,重要的是让你在排队的时候,能跟其他信徒交流一下马斯克老师的最新精神指示。小鹏、理想,也都在搞自己的充电网络,大家都在修墙,都在挖护城河,都想把用户圈在自己的小院子里,喂自己品牌的草,产自己品牌的奶。

发改委掀了桌子,电车竞争一夜回到拼刺刀-有驾

这种玩法,本质上是一种“品牌玄学”。就像你买个奔驰,买的不是那四个轮子和一堆铁,你买的是那个三叉星徽带给你的精神马杀鸡。同理,你进了蔚来的换电站,享受的也不是那几度电,而是“我是尊贵车主”的幻觉。这是一种信仰,信仰你懂吗?你爱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你愿意为它的不完美买单,甚至主动去维护它的不完美。

但现在,国家队下场了。

国家队的思路向来简单粗暴,就是“掀桌子”。你们不是喜欢搞壁垒吗?你们不是喜欢玩私域吗?行,我不跟你们玩了,我直接把整个餐厅给爆了,然后重新开一个巨无霸级别的公共食堂,所有人,都得来我这儿打饭。

这个“三年倍增”行动方案,就是那个公共食堂的施工蓝图。它根本不关心你蔚来的换电情怀,也不在乎你特斯拉的科技光环。它的逻辑是纯粹的“民粹解构”——用绝对的数量,淹没一切花里胡哨的“品牌附加值”。这就好比修仙小说里,你还在辛辛苦苦炼丹画符,人家直接请来了天劫,管你什么护山大阵金钟罩铁布衫,一发雷电法王下来,众生平等。

就问你怕不怕?

我作为一个开过几年电车的中年人,对这事儿感触特别深。电车这玩意儿,最折磨人的,从来都不是续航。续航500公里还是800公里,对于城市通勤来说,区别不大。真正把你心态搞崩的,是充电的不确定性。你开到个商场,地图上显示有10个桩,结果5个是坏的,3个被油车占了,剩下2个前面各排了3辆车,其中一个大哥还在车里睡着了,充满了电也不走。

发改委掀了桌子,电车竞争一夜回到拼刺刀-有驾

那一刻,你看着手机里只剩10%的电,感觉自己不是在充电,是在渡劫。什么智能座舱、什么自动驾驶,都救不了你。太阳都要一个趔趄。

所以,自动驾驶的关键在哪?我早就说过,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充电体验的关键在哪?不在车企,在这些无差别攻击的公共“电子奶妈”。只要桩够多,多到跟压缩毛巾似的,泡水就变大,随处可见,那之前车企们辛辛苦苦构建的品牌壁垒,瞬间就成了笑话。

你蔚来的换电站再快,能有我家楼下、公司楼下、商场楼下,随处可见的充电桩方便吗?你特斯拉的超充网络再有“信仰”,能抵得过我不用排队,插上就充的快乐吗?当充电这件事,变得跟找个共享单车一样简单时,那些所谓的“充电护城河”,就成了一条护城河主题的澡堂子,谁都能来泡个澡。

这就叫降维打击。

当然,这个计划本身,也充满了荒诞感。它试图用一个宏大的、整齐划一的工程学方案,去解决一个混乱的、充满人性弱点的社会学问题。这让我想起了《三体》,三体人看了都得气活了,他们想锁死地球科技,结果发现地球人自己就能把自己玩死。

你可以建2800万个充电桩,但你管得了2800万个充电桩前面会发生什么吗?你管得了把充电车位当自家客厅的大爷吗?你管得了用一根电线从3楼接下来给自己电驴充电的大妈吗?你管得了那些永远显示“设备维护中”的僵尸桩吗?

写到这里,我突然感觉把充电桩比喻成奶妈,好像有点冒犯了真正的奶妈,但你懂我意思就行。

这个方案,本质上是在用硬件的确定性,去对冲人性的不确定性。逻辑就是加大,加大,再加大。用绝对的数量优势,来弥补质量和管理的不足。一个桩坏了,旁边还有十个。一个车位被占了,转角还有二十个。这是典型的“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的打法。虽然笨,但是有用。但能过,就是能过。

对于新势力来说,这简直是坏了菜了。他们之前讲的故事,一半是车,一半是能源服务。现在国家队直接把“能源服务”这块蛋糕连同桌子上的蜡烛都给端走了,只剩下车。那接下来怎么玩?只能回到最原始的战场——拼价格、拼配置、拼产品力。以前还能说“我的充电体验好”,现在大家都是用公共食堂的碗,吃公共食堂的饭,谁也别说谁家的饭香。

发改委掀了桌子,电车竞争一夜回到拼刺刀-有驾
发改委掀了桌子,电车竞争一夜回到拼刺刀-有驾

所以,这个文件的发布,标志着电动车竞争正式进入了“黑暗森林”的第二阶段。第一阶段是互相试探,现在是地图全开,所有人都被扔进了一个没有掩体的斗兽场。接下来,我们会看到更疯狂的价格战,更离谱的配置内卷。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这帮人到底懂不懂开车啊?!

你说这个方案最终能解决充电焦虑吗?我认为不能。因为它解决的是物理层面的焦虑,但人的焦虑是玄学层面的。以前你焦虑找不到桩,以后你可能会焦虑桩太多了选哪个。就好像我年轻时愁没钱吃饭,现在愁外卖平台上的选择太多了不知道吃什么。

发改委掀了桌子,电车竞争一夜回到拼刺刀-有驾

你看,人类的痛苦,并不会因为物质的丰裕而减少,它只会转移。所以,这个宏伟的基建计划,最终可能只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可以焦虑的场景。这事儿,本身就挺行为艺术的。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