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开蔚来衣锦还乡,村里却说这是杂牌,BBA才是唯一真神?

回老家,本想炫耀一下新提的蔚来,结果被村里人一句“杂牌车”噎得半天没缓过来。这情景,估计不少在沿海城市打拼的年轻人都有共鸣吧?在大城市,新能源车,尤其是像蔚来、理想这样的新势力,几乎成了街车,开着BBA反而会被淹没在车流里,没啥存在感。谁想到,回到老家,风向标180度大转弯。

这几年,新能源车发展势头猛,各种新品牌层出不穷,什么“蔚小理”、“哪吒零跑”的,名字一个比一个炫酷。新闻里也天天报道新能源车销量创新高,补贴政策一个接一个,感觉整个世界都在向电动化转型。我当初选蔚来,除了看中它的智能化和舒适性,也有点小小的虚荣心,毕竟在大城市,开着这么一辆车,回头率还是挺高的。朋友圈里晒个提车照,点赞评论也一堆。当时的感觉,就像拥有了最新的电子产品,走在科技前沿,倍儿有面子。

我开蔚来衣锦还乡,村里却说这是杂牌,BBA才是唯一真神?-有驾

可到了农村,这套逻辑完全行不通。村里人对汽车的认知还停留在BBA时代,或者更早,认为只有奔驰宝马奥迪才是真正的豪车。其他牌子,统统都是杂牌。他们才不管你什么续航里程、智能座舱、自动驾驶,在他们眼里,车标才是身份的象征。我费了半天口舌解释,说这车性能有多好,配置有多高,可他们就一句话:“没听说过,看着不咋地。” 我算是明白了,在他们看来,车好不好,不是看性能,而是看牌子响不响亮。

我开蔚来衣锦还乡,村里却说这是杂牌,BBA才是唯一真神?-有驾

这种认知差异,其实反映了城乡之间的信息鸿沟。大城市信息发达,人们更容易接受新事物,对新能源车的认可度也更高。但在农村,信息传播相对滞后,人们的观念也比较传统。这种差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就像前几年智能手机刚出来的时候,很多人也不接受,觉得还是按键手机好用。现在呢?智能手机已经普及到千家万户了。

所以,我被说“杂牌车”这事儿,也让我开始思考。品牌认知的差异,本质上是信息差和观念差异。也许再过几年,新能源车在农村也普及了,那时候,大家就不会再觉得蔚来是杂牌车了。说不定,还会有人羡慕我,开着这么一辆高科技的车。想想看,以后开着自动驾驶的汽车,在乡间小路上驰骋,那感觉,是不是还挺带劲儿的?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