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汽车圈热闹是真热闹,尤其是比亚迪这波操作,你说说,要不咋说“卷”都卷出了花。前两天还在琢磨元UP一上市嘎嘎便宜,转眼仰望U8L鼎世版直接来了个登顶,130万,朋友们,国产车终于敢卖到100多万了,这不是闹着玩的。
先问一句,大家觉得国产车凭啥敢卖这么贵?这个“天花板”是真的还是自己吹得?看完配置表你发现,这还真不是唬弄人。24K真金车标,奢侈内饰,激光雷达,云辇黑科技,你别说,配置是真的酷炫。往前倒二十年,要是哪个中国车厂敢说我一台SUV要卖130万,网友能喷一年。但这回,我还真想问一句:你觉得这钱花得值不?
当然,咱话不能只说高端。比亚迪这回下探上攻,元UP一下就降到7万多,定位很明确,拉年轻人入坑。而且有意思的是,元UP跟U8L,价格差了二十倍,灵魂居然非常一致:都是比亚迪全部自己搞的核心技术。刀片电池,BYD OS系统,全部自家出品,没有东拼西凑。你以为这点不重要?瞧瞧多少合资品牌“进口发动机+国产底盘+外包电池”,最后装个壳子卖着同价。比亚迪这招,真的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技术我得自己攥住”。
说元UP,其实就是为年轻人量身打造的。年轻人第一个车要啥?实用、皮实、能装、经济、别太丑还不能太丢人。7万多、301公里续航、自动空调、大屏幕、语音控制、空间能搬家、一公里花4分,月通勤可能都比坐公交通省。你再说年轻人不买,那就真冤枉他们了。这年头想花钱少又有大空间,除了电车还能干嘛,用油都得纳闷。
关键是,这配置十年前想都不敢想,啥“可旋转大屏”,高配合资车都舍不得给。你要是不信,走一圈十万以内的纯电,很多冷风热风按钮都是塑料大转盘。元UP这一套,实话说,比同价的油车看着高级多了。
说U8L,大家最喜欢拿它和啥奔驰宝马比。“130万都能买卡宴混动了,干嘛买国产?”这问题问得妙,但你再看比亚迪这车,真有点狠。四电机,扭矩1280牛米,3秒破百,还能爆胎继续跑,甚至能下水当船。车内按摩、无声车门、全套音响系统、吸顶大屏、变色玻璃,谁说国产做不出顶配?就算不买,别人能做出来,就值得让老外挠头。
这里提个问题,中国豪车到底缺什么?之前明明有技术、有工艺,兜兜转转大家还是差那么点意思。原因在哪?三个字:认知门槛。就像以前大家觉得美的、格力不如松下、日立,现在空调还不是国货主场?汽车其实也一样,一个品牌的顶价,往往拉的是群众对自己的信心。U8L这事儿,其实更像个信号弹:中国制造不是只能玩低价,也能堆出高端。
买得起130万的人,不见得穷;但敢拿国产去和进口比的大胆劲,其实才是最值钱的。你想想,同样的价钱,买卡宴、X7、GLS,面子确实有了,可开出去别人还是叫你“买了个德国货”。要是你开着U8L,大家会说什么?“这么贵的国产车长啥样?”——其实这就是身份,车不光是交通工具,更多时候是我们给世界发的名片。
别说用户心理门槛硬,企业自己的心理门槛也硬。过去觉得“十万以上不敢想”,后来“二十万没人买”,再后来造五十万奔着高端,结果呢,每一步迟迟疑疑,最后靠合资品牌当拐棍。有了比亚迪这一套打法,才敢真刀真枪地去和人家比高下,才有今天U8L敲锣打鼓上市。
接下来最大的考验是什么?品牌溢价和售后服务。买贵车的用户,谁看重那几千块?拼的是服务到不到位,维修方不方便,品牌是不是体面。比亚迪能不能迈过去?得靠时间检验,但步子已经迈了出去。
再琢磨下比亚迪的产品线,便宜有元UP,人狠活多。走中端有秦汉唐宋,家族名字,主打普惠大众。然后再有仰望,切顶层市场。这种从低到高、一个品牌全覆盖的玩法,说实话,全球也没几个敢这么干。你别说丰田、大众,哪个卖一百万的旗舰还贴着自家最便宜车的LOGO?国产就敢试。
你觉得比亚迪疯了吗?其实不然。中国市场大啊,每年买车的人,七八百万上下。少数愿意花几十万上百万买车的,哪怕只稍微认可国产高端这一块,那就是细水长流、持续释放。等这些年,比亚迪高端用户慢慢多了,大家对国产高端的认可就会起来。这才是真正的“品牌破圈”。
再捋一遍,比亚迪的狠在哪里?自主研发技术链条全在手,别人还在外包,咱自己精进。敢打平价、敢卷中端、敢冲高端,啥事都想干,“各有所长”变成了“我全都要”。别人分品牌搞高低档,比亚迪满盘自己扛——这是信心也是赌注。
但话说回来,这130万,普通人当然是看看热闹,能买的不是大老板就是潮人玩家。但你得承认,这种产品一出厂,“中国制造”的含金量就被狠狠推高一截。我们从“便宜量又足”到也可以有“品质挺逆天”,这变质,是一代代车企、工程师、消费者共同打下来的。
我一直觉得,中国消费者最不傻。会权衡性价比,也知道啥叫真正的豪华。你便宜不靠谱还是不行,你贵没本事也没人认。比亚迪这次元UP和仰望双线出击,把“便宜的能用,好用的能便宜,高端的能拿得出手”都做了遍,多少有点“野心家”的意思。
最后再给个设问:国产高端车未来能不能真和BBA PK?到底是哪天大家觉得,掏100万买国产车“不丢人”,而是一种身份的前卫象征?
我觉得,这一天快到了。你看元UP,已经帮无数年轻人解决面子和钱包的双重焦虑;看仰望U8L,也给中国高端用户一个全新选择题。未来咋样,咱不妨再等等。关键的不是短期销量,是中国人对自己造车实力的自信什么时候彻底炸开花。
往后看,也许某天街上开着的“豪车”统统都是国产,这才叫彻底圆满。你说,不对吗?
本文内容旨在弘扬真善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如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请通过正规途径联系我们。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