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风神L8混动版预售将启,满油满电续航2245公里
前几天我还在小区楼下遛弯,碰见老王,他问我最近有没有什么新车消息。我脑子里第一个蹦出来的就是东风风神L8,说是八月十一号要开始预售。其实之前对混动车没啥研究,总觉得这玩意儿既不像纯电省心,也没有燃油那么“皮实”。可听说这车能跑两千多公里不加油,我还是有点被惊着了。
那天群里也有人讨论,说官方宣传的续航2245公里、纯电248公里,还有百公里2.4升的油耗,这数字咋看都像玄幻小说。就拿北京到广州举例,按理说中途不用进加油站——但现实是不是这么美好?我表哥前阵刚买了台混动SUV,他就吐槽冬天掉电快,高速上脚重点,仪表盘上的平均油耗直接飙红线。他还开玩笑:“厂家的数据都是实验室跑出来的,不带人不拉货不开空调。”
不过吧,这回东风搞得挺大,说他们用的是马赫电混系统,还整了个四挡结构。发动机热效率45.18%,据说研发团队为了一克一克地减重,把零件都拆散称过。我想起以前修家里的老电视机,为了让声音大一点,我爸非得把后盖钻几个洞。这种较真劲头啊,在国产品牌身上倒是不少见。
再聊聊空间和舒适度。家用嘛,其实最怕后排挤,小孩老人一块出门,就跟打包饺子似的。这车主打二排宽敞,还装了儿童安全监测。有一次邻居李姐带俩娃自驾去崇礼,她家那辆小SUV一路下来孩子闹腾,大人腰酸背痛。如果真像宣传说得那么宽敞舒服,那估计以后全家出行会轻松不少。不过我琢磨着,大容量动力电池放哪儿?不会占掉太多后备箱吧?毕竟夏天露营帐篷锅碗瓢盆一堆杂物,全靠那个空间呢。
冷门配置方面,有师傅顺嘴提过,这款L8搭载主动降噪技术,据说高速路段能把胎噪、发动机声压下去不少。但具体效果咋样,要等实际体验才知道。另外还有智能空气净化功能,现在大家都关心雾霾和花粉季节,对敏感体质家庭算个贴心设计。不过有群友私信问:这些电子设备耐不耐造?三五年以后维修贵不贵?
讲真,我身边也不是没人担心这个问题。去年张工买的新势力插混,两年不到换过两次高压继电器,每次都要预约半个月才能修好。他还嘀咕,“新能源保养费便宜,但配件不好找。”所以虽然参数漂亮,但真正敢首批入手的人还是少数,都想等等看别人踩坑没。
动力这一块,有销售跟我吹牛:“你别看它2.4升百公里油耗,人家265kW功率摆在那儿,比很多2.0T汽油机猛。”理论上超车肯定够用,可咱普通司机平时堵在北五环,一脚刹车一脚起步,再好的马力也是浪费。而且高速巡航的时候,多挡位到底能不能兼顾平顺和经济性,还得实际开起来才知道。有些老司机喜欢自己琢磨驾驶模式切换,有些年轻人根本懒得管,只认准省钱省事就行。
至于价格,现在外面传十八万起步,也有人猜二十万以内。但具体多少官方死活捂着,到底是给足诚意还是留悬念,看发布会当天揭晓呗。有意思的是,他们特意强调“带T”的涡轮增压路线,以前大家总觉得自吸稳妥、省心,但现在谁还不是冲着动力来的?
对比一下市场现状,比亚迪、吉利早早抢占份额,新玩家想分蛋糕只能另辟蹊径。据业内师傅闲聊,“单挡、多挡各有优劣,多挡复杂但更灵活,看厂家怎么调校。”而且新技术总归需要时间验证稳定性。不瞒你们讲,上周隔壁维修店来了辆试装版,被技师围观半小时——主要是底盘布局挺特别,线束走向也跟以往不同,不过他最后摇头:“新东西,好坏难讲。”
生活里其实很容易遇到这种选车纠结症:朋友怕纯电脚软找不到桩,加完95号又嫌钱包疼;结果看到这类长续航插混,又怕“三高”不过关。一位南方同学分享经验,他们城市气温高,经常夏天空调全程开启,对实际综合工况影响挺大。所以纸面数据只是参考,更关键还是日常体验。“别光盯着参数表,”他每次喝酒必唠叨一句,“等路上多起来再下手。”
还有一个冷知识——据某论坛爆料,这套马赫系统原型曾经参与极寒队伍,从黑龙江一路拉到漠河。当然啦,这种极端场景离我们普通家庭远点,可至少说明厂家愿意折腾,不光图嘴皮子功夫罢了。
眼瞅八月十一号临近,各种谍照视频已经流出来不少。我个人比较期待真实口碑,比如充放电策略是否聪明、电池衰减速度如何、冬季暖风表现怎么样……这些细节决定了一台新能源车型到底适合谁。不急,再等等呗,就当给市场一点时间消化新鲜事物,也许哪天楼下停车场突然冒出几台,到时候借来溜达溜达再做决定也未迟。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