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宣布全面AI化升级,传统智能座舱模式遭行业大淘汰

新时代造车这事儿,说变脸就变脸,吉利终于扛不住时代的推手,在这条高科技赛道上立个豪言壮语,自家以后啥叫传统智能座舱的东西,拜拜了您呐——全都升级,统统AI化。

坐在屏幕前看这个新闻,我还真忍不住挠头问一句:当年啥语音助手、车载App刚火那阵子,不还吹得神乎其神么?说谁都少不了点仪式感,把智能两字往车上一贴——现在倒好,AI一上桌,老智能直接被判过时罪,开除技术籍。

老实讲,这速度快得有点离谱,昨天还在教人怎么用导航投车机,今天直接甩给你一个可拟人、全能型AI什么Eva出来了。

说白了,这世界总喜欢把“昨天的高端”变成“明天的过时货”,用科技词儿一通包装,用户们还得自己脑补一波技术升级的合理性,你品,你细品,这套路是不是有点面熟?

不过别急,这AI座舱到底是个啥概念?

光靠吉利那几句宣传,怕不是把不少朋友听晕了。

现在随便买辆车,什么触控大屏、语音指令、导航娱乐都齐活,难道AI一进来就能高到打破圈层?

吉利敢这么大手一挥,说停开发传统智能座舱,只搞AI,背后得有真本事——还是说下锅的菜只是翻个花样,核心原料没变,吃起来不过如此?

这就得好好扒一扒吉利这拨操作的门道了。

先从官方公布的那些新玩意说起吧。

这次吉利发布的最大噱头,就是所谓全球首个能大批量装车的超拟人智能体Eva。

听着就很科幻是吧?

实际一查,无外乎是基于星睿AI大模型、语音大模型、长期记忆等东西堆起来的一个虚拟助手,主打多模态、场景化互动,还有点情感陪伴能力。

掰指头一数,这些技术基本跟当下AI赛道热词挂钩,没有哪个不是“互联网+”和“AI大模型”的标准配置。

不过说真的,若真能把“会聊天”“可懂你”“主动陪伴”“语音自然”这些活干利索了,开车路上没准还真省了点寂寞。

但老实说,传统智能座舱,不也有聊天、听歌、唤地图这些功能?非要把“AI拟人”挂在嘴边,是不是有点炒新鲜感嫌疑?

吉利宣布全面AI化升级,传统智能座舱模式遭行业大淘汰-有驾

吉利没打无准备之仗,这些年在AI上的投入倒是实打实。

自从喊出全域AI技术体系这口号,啥智能驾驶、动力、底盘,AI元素一个不少,现在连座舱也一锅端。

公司自己都说了,AI座舱要搞成他们全域AI战略的“神经中枢”。

这个说法听着挺悬,其实更像是要把车变成一个能自我学习、自适应环境的智能生命体,一通组合拳下来,吉利明显想冲头部玩家队伍去喝汤。

但新瓶装老酒的可能也不是没有——以操作系统为例,Flyme Auto、Zeekr OS其实本质都与主流安卓底子或大模型生态脱不开关系,只不过加了一层吉利自己的AI壳,就说搞出了“跨品牌共用的AI生态”。

你仔细一看,这种“统一架构、分头搞独特”的打法,不就是车企玩出圈、讲故事的新变体么?

小米、华为不也谈生态、玩架构?

说到底,是不是智商税,还得用户实际体验说话。

不过讲真,吉利这次用的那套“五层AI座舱原生架构”有点东西。

官方说通俗点,是把基础算力底座、操作系统、AI智能体、交互环境、外部智能生态五大块儿全坐实。

这里面亮点还真有——啥云端星睿2.0,宣称综合算力干到23.5 EFLOPS,车端AI BOX也开到200TOPS NPU算力,甚至能原生跑70亿参数大模型。

这参数一亮出来,粉丝全体高潮,外行看热闹,内行还能搓手思考下真假。

也就是说,吉利是真打算把车“端云一体、软硬协同”,让AI不再纯属云上摆设,而是实实在在跑本地图、懂本地车主。

吉利宣布全面AI化升级,传统智能座舱模式遭行业大淘汰-有驾

什么实况桌面、Alive壁纸,讲真这些更像是花活儿——门面功夫固然重要,终归还是拼底层的性能和生态连通性。

不然,跟换个新皮肤、加个朋友圈差不了太多。

“一个吉利”这概念其实不是头一回喊了。

这逻辑类似于宇宙大一统,把自家吉利、领克、极氪这三大金刚的座舱底层彻底推倒重来,基本盘交给统一AI OS管着。

换句话说,不管你买谁家,搭载的“智能座舱精髓”其实同宗同源,最多换个UI、加点品牌专属内容,灵魂都来自一个盘子。

照这个路子,吉利要打的是不可被其他品牌轻松山寨的全域AI能力。

吉利宣布全面AI化升级,传统智能座舱模式遭行业大淘汰-有驾

跨品牌同步升级,未来每台车再干个OTA,说不定昨天路人甲,转眼也能体验“神经中枢”带来的AI大跃进。

听上去确实有点意思,起码“生态碎片化”这个老问题,有望整点治本的新药。

AI座舱到底“智”在哪儿?

现在车圈AI吹得天花乱坠,实际还是比硬实力——谁的交互更流畅,谁的服务更懂人,谁的升级性价比高。

吉利把“多模态交互”当核心,比如用语音+视觉+体感,让AI既能识别指令,也能情绪感知,主动荐路线、提醒安全、甚至陪聊解闷。

这一套玩法掏出来,从本质看,就是想摆脱“人对冰冷系统”的生硬,换成一个“贴心副驾驶”的路数。

理论上挺棒,可落地后“实用”与“智障”之间那点距离,马上分出高下。

俗话说得好,AI听得懂你,才算技术牛;AI装聋作哑,花里胡哨也白搭。

值得注意的是,吉利还说“现有符合硬件条件的车型”将来能无线升级到新系统。

这个承诺,打到不少持币观望用户的软肋了。

试想一下,今天买的银河M9,明天一觉醒来推送了Flyme Auto 2的AI大补包,体验跟新发布的领克10差不离,这谁听了不心动?

只不过,升级门槛、适配问题会不会成为“白纸黑字里的好意,实际用着心梗”还真得打问号。

毕竟,每回说OTA全车升级,多少老车主最后体验成了“半自动”——差点意思。

到头是福利还是添堵,还得等时间验货。

话说回来,吉利现在嚷嚷“AI造车第一车企”,一边布局座舱AI,一边还画饼要入局机器人赛道。

这野心可不小,瞄着的不仅仅是卖车赚钱,归根结底是要在智能出行大棋局里画上自家的浓墨重彩一笔。

问题是,“AI一统三界”的号子喊出来,市场和用户真准备好了吗?

别到头来落了“新瓶装老酒”的窠臼,花里胡哨吓退了传统用户,AI能力又没跟上,左右夹击,咋办?

AI座舱这坑,到底值不值得跳,是噱头还是变革,从外行到内行,都还在边看热闹边踩雷。

吉利宣布全面AI化升级,传统智能座舱模式遭行业大淘汰-有驾

厂商争着玩新活,用户图新鲜,最后拼的还是谁敢真刀真枪做体验。

吉利这波AI席卷,可能改变了座舱赛道的基因,也可能带来一波新的内卷。

不懂不代表不关心,等落地后体验一轮,好用才是真的香,不然上了新技术的套,麻烦比“升级”还多,大家转头吃瓜都来不及。

科技这玩意,涨潮快退潮更快,你说这AI座舱是不是大势所趋?

公众号、车友群吵翻天,争议十足——技术真正落地、谁又能笑到最后,咱拭目以待。

吉利宣布全面AI化升级,传统智能座舱模式遭行业大淘汰-有驾

各位怎么看,AI座舱,你买账吗?

吉利宣布全面AI化升级,传统智能座舱模式遭行业大淘汰-有驾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