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光靠看外观和续航是远远不够的。现在不管你是在考虑买电车,还是已经是新能源车主,估计都会被各种术语绕晕:EV、PHEV、BMS、刀片电池、动能回收、热泵空调……到底这些词都代表什么?对实际用车又有什么影响?
今天这篇文章轮谷来一次性给大家讲明白。从动力系统到智能科技,从电池技术到驾驶体验,通俗易懂地解析常见的新能源车术语,干货满满,建议收藏!(记得点赞,给轮谷一个反馈哦)
一、动力与驱动方式
1、EV(纯电动车):仅依靠电能驱动,无燃油发动机,主要依赖电池储能,如特斯拉Model 3、比亚迪海豚。
2、PHEV(插电式混合动力):兼具燃油和电动驱动,可通过外部电源充电,如比亚迪宋PLUS DM-i、理想L8。
3、HEV(混合动力):无法外接充电,依靠发动机与电机协同工作,如丰田卡罗拉双擎、本田CR-V e:HEV。
4、增程式电动车:以电机驱动车辆,发动机仅用于发电,如理想ONE、赛力斯AITO问界M5。
5、双电机四驱:前后各搭载一台电机,动力响应快、操控性好,如特斯拉Model Y、比亚迪汉EV四驱版。
6、电驱桥:新能源车集成电机、减速器及控制器的模块化驱动单元,常用于高集成度的车型,如蔚来ET5。
7、串联混动:发动机只发电不直接驱动车轮,电机负责驱动,如日产e-POWER车型、理想L7。
8、多合一电驱系统:将电机、电控、减速器等组件高度集成,降低重量和能耗,如华为DriveONE系统。
9、EREV(增程式电动车英文缩写):即Extended Range Electric Vehicle,与增程式电动车含义一致,如理想L9。
10、同轴电驱:电机与车轮传动轴同轴设计,效率高、结构紧凑,如吉利极氪001。
二、电池与续航
1、续航里程:电池充满后可行驶的最大里程,受电池容量、温度、驾驶方式等影响。
2、快充/慢充:快充通常可在30-60分钟内充电至80%,慢充则需5-10小时完成充电。
3、电池能量密度:单位重量或体积内的储能能力,影响续航里程和电池重量。
4、磷酸铁锂/三元锂:两种主流动力电池类型,磷酸铁锂安全耐用,三元锂能量密度更高但成本较高。
5、BMS(电池管理系统):监控电池状态,优化电池使用,防止过充、过放等。
6、刀片电池:比亚迪独创的磷酸铁锂电池技术,安全性高,散热性能好,如比亚迪汉EV。
7、超充站:功率通常超过120kW的超级快充设施,典型如特斯拉超充网络,充电更快,显著减少等待时间。
8、液态冷却:电池采用液体循环冷却方式,相比风冷效率更高,确保高温环境或大功率充电时电池安全,如特斯拉、小鹏、蔚来。
9、固态电池:采用固态电解质的电池技术,安全性更高、能量密度更大,理论续航可超1000公里,目前蔚来、小鹏正积极布局。
10、SOC(电量状态):即State of Charge,表示电池当前剩余电量的百分比。
11、超级电容:充放电速度极快的储能装置,部分车型用于短时大功率输出辅助,如兰博基尼Sián混动车型。
三、新能源车驾驶体验
1、单踏板模式:松开加速踏板后,车辆自动回收能量,提供明显的制动效果,无需频繁踩刹车。
2、动能回收:行驶中减速时,电机反向工作,将动能转换回电能储存至电池,提高续航。
3、零百加速:新能源车因电机瞬间扭矩大,起步加速通常比燃油车快。
4、热泵空调:提高冬季能效,减少寒冷天气对续航的影响。
5、整车OTA:通过远程升级优化车辆系统,提升性能或修复软件漏洞。
6、静谧性:新能源车因无发动机噪音,行驶更安静,驾驶舒适性明显优于传统燃油车。
7、低重心:电池布局在底盘中部,降低车身重心,操控稳定性更好,如特斯拉Model 3、小鹏G6。
8、拖曳模式:车辆断电时开启的特殊模式,便于拖车救援,不会损坏电驱系统。
9、虚拟引擎声浪:模拟传统引擎声音,提升驾驶乐趣或行人警示,如保时捷Taycan、宝马i4提供此功能。
10、自动驻车(AUTO HOLD):车辆停车后自动保持刹车状态,减少驾驶员疲劳,普遍搭载于新能源车型。
11、智能踏板调节:可自定义油门踏板灵敏度和制动能量回收力度,满足不同驾驶习惯,如小鹏、蔚来车型。
四、新能源车智能科技
1、智能驾驶辅助:包括ACC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自动泊车等。
2、 Lidar(激光雷达):部分高端新能源车配备的传感器,提升自动驾驶能力。
3、V2L(对外放电):新能源车可反向供电,为其他设备或车辆充电,如比亚迪、现代IONIQ 5等车型支持此功能。
4、换电模式:部分品牌如蔚来提供换电站,快速更换电池,避免长时间充电等待。
5、HUD(抬头显示):驾驶员无需低头即可看到车速、导航、驾驶辅助等信息,提高行车安全与便利性。
6、超声波雷达:低速辅助泊车及近距离探测物体的传感器,几乎所有新能源车均配备,提升停车便捷性。
7、视觉融合感知:同时使用摄像头、雷达、激光雷达等多种传感器,提高自动驾驶环境感知精准度,如蔚来、小鹏的高阶智能辅助驾驶系统。
8、AR导航(增强现实导航):将实时导航信息与真实路况叠加显示在屏幕或风挡上,提升驾驶便利性与安全性。
9、DMS(驾驶员监测系统):监测驾驶员状态,如疲劳或分神,及时提醒或主动介入驾驶,如蔚来、小鹏配备。
10、哨兵模式:停车后监控周围环境,发现异常自动录像并推送报警信息,典型代表为特斯拉车型。
11、自动召唤(遥控泊车):车主通过手机APP远程控制车辆自动进出停车位,如特斯拉的“智能召唤”功能。
五、新能源车型分类
1、微型电动车:如五菱宏光MINI EV,短途代步经济实惠。
2、紧凑型电动车:如比亚迪海豚、欧拉好猫,适合城市通勤。
3、中型/中大型电动车:如特斯拉Model 3、小鹏P7,兼顾性能与实用性。
4、新能源SUV:如比亚迪唐EV、特斯拉Model Y,兼具空间与动力。
5、新能源MPV:如腾势D9、极氪009,适合家庭或商务出行。
6、新能源皮卡:电动或混动皮卡车型,兼具强劲动力与实用性,如特斯拉Cybertruck、长城炮新能源版。
7、高性能电动车:追求极致加速与操控性能,代表车型如特斯拉Model S Plaid、小鹏G9性能版。
8、新能源商用车:如电动公交、物流货车,减少排放、节约运营成本,如宇通E系列纯电公交。
9、豪华电动车:主打高端品质和豪华体验的新能源车型,如奔驰EQS、宝马i7。
10、新能源越野车:电动或混动越野SUV,具备强悍越野性能,如奔驰EQG、悍马EV。
11、氢燃料电池车(FCEV):以氢气作为燃料,通过燃料电池发电驱动车辆,代表车型为丰田Mirai、现代NEXO。
六、其他新能源车相关术语
1、CLTC/NEDC/WLTP: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续航测试标准,实际续航可能低于官方标称值。
2、补能焦虑:指新能源车主因充电设施不足或充电不便而产生的担忧。
3、三电系统:电池、电机、电控,决定新能源车的性能与续航。
4、热管理系统:控制电池温度,提升充电效率与电池寿命。
5、液冷技术:使用冷却液给电池降温,提高稳定性,避免高温损害。
6、充电桩兼容性:新能源车与不同品牌充电设施之间的互通能力,影响车主出行便利性。
7、快充倍率(C-rate):表示电池充放电速度,如“3C快充”即20分钟内可完成大部分电量充电。
8、峰谷电价:部分地区鼓励车主在夜间电费较低的时段充电,以降低用车成本。
9、SOH(电池健康状态):反映电池寿命的指标,一般新车为100%,随着使用逐渐下降。
10、安全冗余设计:新能源车设计中对电池、电机等关键部件增加额外安全保护措施,如电路保险、隔热材料、防护结构等。
11、电耗(百公里电耗):类似燃油车油耗概念,每行驶100公里所消耗的电量,以kWh表示。
12、CCS/CHAdeMO接口:两种国际主流快速充电接口标准,分别由欧美和日本主导,中国则以GB/T接口为主流。
13、双向充电:新能源车可向电网或家庭供电,实现能量互通管理。
14、高压电气架构:通常超过400V甚至达到800V的电气架构,支持超高速充电和提升整车效率,如保时捷Taycan、小鹏G9。
15、零排放积分(碳积分):各车企生产新能源车获得的环保积分,可用于出售或抵扣燃油车排放要求。
轮谷结语:
新能源车看似“科技感满满”,其实只要搞懂核心概念,也不难入门。了解这些术语,不仅能让你买车时更有底气,用车时也更安心。
最后一句送给每位认真读到这里的朋友:术语不再难懂,科技也能接地气,做一个真正懂车、会选、会开的车主!
如果你觉得这篇内容实用,记得【点赞➕分享】,让更多车友少走弯路,也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还听过哪些新能源“名词黑话”没整明白的,我来帮你翻译成“人话”!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