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汽丰田4月销量大涨,铂智3X上市即爆火,国产车压力山大
最近朋友圈里全是广汽丰田的消息,真有点“杀疯了”的感觉。4月份广汽丰田直接干到60038台,同比增长15%,这成绩搁在现在日系品牌普遍有点焦虑的大环境下,算是相当能打了。朋友群里有人开玩笑说:“这不是要逆天了吗?别家都在掉队,人家反手就一个暴击。”气氛一度热烈。
其实最吸睛的还是那个新出的纯电SUV——铂智3X。这车刚交付没多久,就已经突破了一万台,不少身边同事都问过我:“你觉得那铂智3X咋样?是不是要买得快断货了?”我还真见识过一次它发布会后的盛况,那天后台服务器都崩溃了,一小时内就收了一万多订单,这种流量爆发场面,我记得上次还是某手机新品抢购才见过。
讲道理,这几年合资品牌尤其日系,都挺难混的。有个哥们儿本来想换新能源,还犹豫着要不要试试国产,说“合资不行啦,现在都是咱自主天下”,结果人家广汽丰田这一波操作让他直接破防。他自己吐槽,“看着数据心动,但钱包不答应。”
回头翻翻今年一季度的数据,更扎实:17.15万辆,同比增长19.3%。在合资圈子里简直鹤立鸡群。我老丈人去年还一直说,“日本车省油耐造,可惜卖不过那些花哨的新势力。”现在看来,有些话还得重新审视一下。
再说回铂智3X,这名字听起来科技感满满,其实就是bZ系列的新成员。七款车型,从10.98万到15.98万元区间,对于想尝鲜纯电又怕踩坑的人这价格挺香。我邻居小王属于典型“观望党”,但他媳妇看完配置表后直呼:“性价比太高!你再磨叽,我自己去订!”最后两口子差点因为选颜色吵起来,也是醉了。
不得不服,丰田玩技术是真舍得下本钱。“聚变2030”战略、五大技术路线这些词听着高深莫测,但背后其实就是不断加码研发,让自家的东西更靠谱一点。这波新推出来的铂智7,还整上鸿蒙座舱,把目标瞄准30万元级豪华智能新能源市场。身边有个IT男同事兴奋地跟我安利:“鸿蒙+智能座舱,你敢信这是日系搞出来的吗?”他的原话是,“终于不用羡慕别人家的屏幕和语音助手啦!”
也不能只盯着一家看热闹。同时间段,比亚迪依然稳坐钓鱼台:四月销量210295辆,各种车型全覆盖,新能能源领域根基太厚。不止如此,小鹏汽车也交付8080辆,一直专注于智能驾驶方向,每次路上看到小鹏自动泊车演示,都忍不住拍视频发抖音炫耀一把;奇瑞也是106467辆,各种燃油、新能源通吃;吉利133663辆,多品牌矩阵轮番出招。有网友神评论:“国产厂商卷生卷死,一个比一个狠,只能说谁熬夜谁赢。”
但拉长视角来看,为啥大家总觉得国产离老牌还有距离?首先就是牌子够响亮。像我爸这种60后,他对丰田认知特别深刻,说什么“开十年修三次”的传说早就在他们心中扎根。而且国际市场认可度摆在那里,比如欧美很多老司机提起Toyota,就是一句“reliable(可靠)”。反观国内自主品牌,即使比亚迪、吉利这些年风头正劲,在海外影响力还是慢慢爬坡阶段。
聊到技术积累,这是硬核实力派才能玩的东西。比如发动机、变速箱这些核心部件,日本人的工匠精神真不是吹牛皮。从THS混动系统,到各种节油黑科技,用起来顺滑省心。一位修理厂师傅私下跟我唠嗑时感慨,“日本机器零毛病,就是贵点配件。”而咱们自主近几年进步飞快,比如刀片电池、安全性杠杠滴,还有DM-i超级混动也很厉害。但整体传统燃油底蕴确实起步晚一点,不过新能源赛道倒是实现弯道超车,不少老司机表示充电桩用习惯以后,再也回不到加油站排队那套流程去了。
产品线丰富程度也是门学问。像丰田,从小型轿车一直铺到大型SUV,再往新能源扩展,全链条覆盖不同需求。我妹前阵子买代步,她考虑半天最终选的是紧凑型,因为市区停车方便,而她男朋友却喜欢空间大的越野范儿,两个人差点为此冷战一天……可见选择多的重要性。而吉利虽然有领克、极氪等高端分支,但真正意义上的豪华份额,还没有雷克萨斯那么稳固,比亚迪冲击高端也是需要过程和时间沉淀,有网友调侃一句:“帝国不是一天建成的,高端之路慢慢走呗。”
所以综合下来,自主新能源汽车发展速度肉眼可见地猛,但跟那些历史悠久的大佬相比,还有不少细节和软实力要补课。有时候逛论坛,看大家讨论哪家售后服务更贴心,经常会刷到这样的评论——“老外重承诺,自主重创新,各有千秋。”偶尔跑题一下,上周末带娃去郊游,看停车场密密麻麻停着各色新旧车型,有人抱怨找不到充电桩,也有人夸赞自家的混动车既省钱又没续航焦虑。当时旁边一个小伙脱口而出一句金句,“等咱中国造世界第一的时候,我请全公司喝奶茶!”引来一片哄笑声中夹杂羡慕脸……
如果让你选,是喜欢一步到位入手稳定成熟的大牌合资,比如广汽丰田最新出的纯电SUV;还是愿意尝鲜追求极致创新、自主黑科技装备拉满?假如给你的预算刚好卡在十几二十万这个区间,会优先考虑哪些配置或者生活场景?欢迎大胆列清单,比拼谁才是真正懂生活懂用车的小达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