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汽车市场,"豪华"似乎一直是合资品牌和外资品牌的专属标签。
但随着新能源时代的到来,这个定义正在被重新书写。
当理想L9、问界M9占据高端新能源SUV市场时,腾势N9的横空出世,展现了一个国产品牌对"豪华"的全新诠释。
从累计亏损50亿到月销破万,腾势用技术创新和极致打磨重新定义着"豪华"的内涵。
说起国产车的技术实力,比亚迪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翘楚。
在比亚迪深圳总部的技术陈列室里,琳琅满目的专利墙令人震撼。
这家拥有11个技术研究院和12万名工程师的企业,用20多年时间积累了令人惊叹的技术储备。
而腾势作为比亚迪的"掌上明珠",自然继承了这份技术基因。
最能体现腾势技术实力的,莫过于他们自主研发的易三方平台。
这套系统堪称是腾势的"独门绝技",让车辆在各种极端情况下都能稳如泰山。
想象一下,当你驾驶着腾势N9在暴雨天行驶,系统会启动"雨雪内八"模式。
两个后轮会像芭蕾舞者的脚尖一样微微内扣,增大与地面的摩擦力。
这个灵感来自滑雪运动员,工程师们花了整整五年时间才将这个想法变成现实。
更神奇的是,即使高速行驶中遇到爆胎,车身也能保持稳定。
有车主在群里分享经历时直呼"太可怕了",因为他完全没感觉到爆胎时的剧烈晃动,直到系统提醒才发现问题。
不仅如此,这款长5米宽2米的"大家伙",在狭窄的胡同里转弯也毫不费力。
前轮共享一个电机,左右后轮各自独立驱动,四个轮子就像有了自主意识,能根据路况自动调整方向。
腾势团队笑称这是他们的"鱼池"技术储备,需要什么就能捞出什么。
这种技术创新能力,让腾势在豪华品牌的竞争中有了"王炸"级的底气。
有了顶尖的技术,腾势的工程师们却并不满足。
在他们眼中,真正的豪华不仅仅是冰冷的数据,更要追求极致的用户体验。
说起腾势N9的研发过程,就不得不提团队里那位被称为"睡神"的工程师。
这位"神人"有个独特的工作习惯——专门在车里睡觉。
他尝试过各种睡姿:仰卧、侧卧、蜷缩,把自己活生生变成了一个"人体工学测试仪"。
为了找到最舒适的角度,这位工程师在N9里整整睡了半个月。
就是这样的"钻研",让他发现了第二排座椅放平后会导致头部下垂的问题。
于是,团队立即着手改进,将第三排座椅设计成可抬升结构。
这让人不禁想起童话里那个对豌豆格外敏感的公主,而腾势的工程师们比公主还要"挑剔"。
在内饰设计上,比亚迪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廉玉波更是追求极致。
他希望打造一种"与自然对话"的独特体验,将中国传统建筑的设计美学融入其中。
内饰保留了原木的纹理,氛围灯的光源被巧妙地隐藏起来。
当阳光透过车窗洒进来时,整个空间仿佛就是一个移动的园林。
连电动脚踏这样的细节也被反复推敲。
市面上常见的5-8厘米宽度,在腾势工程师看来还远远不够。
他们将宽度加到了10厘米以上,就是为了让小朋友和老人上下车时更有安全感。
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更是亲自参与到产品打磨中。
有一次,他甚至拿着钥匙在自己的奔驰S300上划了一圈。
"这样你们就可以动手了!"这句话让工程师们肆无忌惮地拆解这辆价值百万的豪车。
从杯架到小桌板,每个细节都要反复推敲。
原本设计的厚重小桌板压缩了空间,王传福直接要求更换更轻薄的材料。
在他看来,真正的豪华就是把每个细节都做到恰到好处。
腾势的极致追求,不仅体现在产品上,更体现在品牌与用户的互动中。
作为腾势汽车总经理的赵长江,就是一位"不走寻常路"的管理者。
从他的手机主屏就能看出端倪——密密麻麻的车主群聊,光是滑动几页都刷不到底。
每天,他都会花一个半小时阅读群里的消息,亲自回复用户的问题。
"后排座椅舒适度如何?""运动套件怎么选?"问题像连珠炮一样飞来。
这位被车主们亲切地称为"万能小客服"的总经理,总是耐心地一一解答。
有时群里争论激烈,他还会即时发红包缓和气氛。
这一举动常常引来车主调侃:"赵总这招真高,遇事就发红包。"
但赵长江深知,这些真实的用户反馈比花钱做市场调研还要珍贵。
即使是负面评价,他也选择直面应对。
记得腾势D9刚上市时,因供应链问题导致交付延迟一个半月。
网友们给他起了个外号叫"赵中旬"、"赵下旬"。
面对调侃,这位39岁的年轻总经理展现出了超乎寻常的胸襟。
在一次马拉松比赛中,他顶着疲惫的身躯,穿着印有腾势标志的比赛服跑完了21公里。
这场比赛他花了两个半小时,虽然成绩不算出色,但他的坚持打动了很多人。
最近,他在微博上回应用户提问时只说了两个字:"低调"。
没想到这简单的回应却引发了网友们的创意热潮,纷纷为腾势的海报加上"低调"二字。
面对这样的互动,腾势官方也跟着"玩梗",展现出了品牌的亲和力。
在豪华汽车的赛道上,技术创新或许只是基础。
真正的豪华,是对极致品质的不懈追求,是与用户心与心的链接。
正如赵长江所说,在一万米高的山峰上,他们才走了两千米。
但这条重新定义"豪华"的征程上,已经印下了坚实的脚印。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