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车友,2026年1月1日起,汽车制动系统将迎来重大变革!新发布的《乘用车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国家标准,将禁止默认“单踏板刹停”模式,并要求所有新车标配ABS防抱死系统,旨在提升驾驶安全性,重塑安全驾驶习惯。
什么是“单踏板刹停”模式?
“单踏板刹停”模式,是指车辆在默认状态下,通过松开油门踏板即可实现减速直至停车,无需踩下刹车踏板。这种模式常见于特斯拉等新能源汽车,通过动能回收系统将减速时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存储,从而提升续航里程并减少刹车系统磨损。
为何要禁止默认“单踏板刹停”模式?
虽然“单踏板刹停”模式在节能方面有优势,但也存在安全隐患。长期依赖该模式,可能导致驾驶员对刹车踏板的应急反应能力下降,在紧急情况下出现误操作,引发交通事故。此外,部分新能源车型强动能回收导致的隐性减速风险,也可能增加追尾事故隐患。
新规如何规范“单踏板刹停”模式?
新规并非完全禁止“单踏板刹停”模式,而是禁止车辆出厂默认设置为该模式。用户仍可通过手动设置来启用这一功能,但车辆将以光学信号持续提示驾驶人注意自己目前正在使用“单踏板模式”。
新规还有哪些亮点?
强制安装ABS防抱死系统:ABS可防止紧急制动时车轮抱死,保持车辆稳定性和控制性。
电力再生系统规范:对新能源车中常见的动能回收系统提出要求,确保安全性和稳定性。
紧急制动信号要求:当刹车急到一定程度,车辆将自动发出信号提醒后车,避免追尾事故。
备胎刹车性能要求:更换备胎后,备胎的刹车性能也要达标,避免安全隐患。
刹车盘/鼓磨损检查要求:不用拆轮子也能检查磨损,方便及时更换。
新规的实施时间:
新申请型式批准的车型:2026年1月1日起实施。
已获得型式批准的车型:2027年1月1日起实施。
新规的意义:
此次新规的实施,标志着中国汽车安全标准迈入了与国际接轨、并引领创新的新阶段。它不仅是悬挂于车企头顶的安全紧箍咒,更是亿万驾驶者生命安全的坚实护盾。从制造源头到终端驾驶行为,新规以其系统性、前瞻性和强制性,为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定下规矩、划清底线、兜住安全。
总结:
新规的实施,将有效提升驾驶安全性,重塑安全驾驶习惯。作为车主,我们应该积极适应新规,正确使用“单踏板刹停”模式,并养成安全驾驶的良好习惯,共同营造安全文明的交通环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