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大型SUV销量榜:一场关于“面子”与“里子”的荒诞剧
看到4月国产大型SUV销量榜单时,我差点笑出声。问界M9卖了一万多台,腾势N9五千多,理想L9三千多,领克900两千多……而红旗国耀,那个号称“国产劳斯莱斯”的百万级豪车,一个月只卖了13台。这数字,连个足球队首发阵容都凑不齐。
这哪里是销量榜?分明是一出关于“面子”和“里子”的荒诞剧。
问界M9凭什么卖得这么好?因为它背后站着华为。现在的消费者,买的不只是车,更是那个闪闪发亮的“华为光环”。你说它真的比别的车强多少?未必。但贴上“华为”两个字,就像给车镀了一层金,开出去就是“科技新贵”的象征。这年头,谁不想让别人觉得自己懂技术、有品位?
再看看腾势N9和理想L9,一个背靠比亚迪,一个背靠理想,销量虽然比不上问界M9,但好歹还能在榜单上争个二三名。可你再看看领克900,刚上市就冲到第四,凭什么?因为它玩的是“年轻化”“运动化”,瞄准的是那群觉得自己“与众不同”的都市精英。
最惨的是红旗国耀。136万起的价格,一个月卖13台,平均两天半才卖出一辆。这哪是卖车?简直是行为艺术。红旗想靠这款车冲击超高端市场,结果呢?市场用冰冷的数字扇了它一耳光。
为什么?因为有钱人根本不买账。
真正的富豪,要么买奔驰GLS、宝马X7,要么直接上宾利添越、劳斯莱斯库里南。谁会花一百多万买辆红旗?哪怕它再豪华,在富人圈子里,开出去依然会被当成“土大款”。这不是车的问题,是品牌认知的问题。
更讽刺的是,榜单上新能源车占了九成,燃油车只剩哈弗H5在苦苦支撑。这说明什么?说明市场已经变了。消费者不再迷信“大排量”“V8发动机”,他们更在乎的是智能化、科技感、品牌溢价。
可悲的是,我们的国产车企,还在拼命往上堆配置、堆价格,以为只要把车做得够贵,就能跻身“豪华品牌”。结果呢?除了少数几个靠“科技光环”撑场子的,大部分高端车型根本卖不动。
这不是技术的问题,是心态的问题。
我们总想一步登天,总想用一款车证明“中国制造”也能比肩BBA,可现实是,品牌是需要时间沉淀的。奔驰、宝马、奥迪,哪个不是用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建立起今天的地位?我们的车企呢?刚造了几款像样的车,就急着往百万级市场冲,结果摔得鼻青脸肿。
与其好高骛远,不如脚踏实地。先把三四十万的市场站稳,把产品做好,把口碑做起来,再去想百万级的事。否则,再多的“国货之光”,也不过是自嗨罢了。
说到底,车卖得好不好,不在于它有多贵,而在于它能不能真正打动消费者。问界M9的成功,不是因为它的价格,而是因为它抓住了“科技+豪华”的痛点;红旗国耀的失败,也不是因为它的配置不够高,而是因为它根本不懂有钱人想要什么。
市场是最诚实的裁判。
那些靠“情怀”和“口号”卖车的企业,终究会被现实打回原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