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匹汉L实测,245胎扛不住,能耗虽低却不敢飙快

试想一下,你开着一辆号称“千匹马力”的电动车,一脚油门下去,轮胎却在尖叫中疯狂打滑——这不是电影里的飙车片段,而是一群媒体人在比亚迪汉L试驾现场的真实遭遇。这辆售价不到28万的纯电四驱车,用1102匹马力刷新了国产性能车的上限,但它的“超能力”却被一双“不合脚的鞋”绊住了脚步。

千匹马力遇上“小脚鞋”:一场速度与抓地力的较量

试驾当天,封闭场地的柏油路面被阳光晒得发亮。四驱版汉L的教练按下方向盘上的“竞速模式”,仪表盘瞬间亮起红色警示,仿佛在提醒:接下来的体验可能超出预期。随着加速踏板被深踩,后轮爆发出刺耳的摩擦声,车身猛地抬头,后排试驾的媒体人直接被按在座椅靠背上,连惊呼都被加速度堵在了喉咙里。

千匹汉L实测,245胎扛不住,能耗虽低却不敢飙快-有驾

“这动力太猛了,原厂245毫米宽的轮胎根本吃不消!”现场教练苦笑着解释。理论上,燃油车要达到千匹马力,至少需要275毫米以上的宽胎来平衡抓地力,但汉L的四驱版偏偏配了一双“小脚鞋”。试驾视频里,车辆加速时后轮疯狂空转的画面,让网友直呼:“这哪是开车?简直是冰面漂移!

有趣的是,切换到后驱版后,汉L却像换了一副性格。580kW的单电机虽然马力减半,但搭配同样的245胎反而恰到好处。一位试驾者描述:“高速上轻轻松松踩到200km/h,变道稳得像轨道车,方向盘轻巧得能单手操作。”更惊喜的是,它的百公里电耗仅18度,比特斯拉Model 3还低。看来,马力不是越大越好,关键得“穿对鞋”。

千匹汉L实测,245胎扛不住,能耗虽低却不敢飙快-有驾

充电站的“薛定谔快充”:五分钟续航400公里是真的吗?

比亚迪发布会上那个“充电5分钟,续航400公里”的承诺,曾让无数人热血沸腾。但当媒体人握着双枪充电头冲向郊区充电站时,却遭遇了现实版的“买家秀”——插上两把枪,功率表上的数字纹丝不动,和单枪充电毫无区别。

千匹汉L实测,245胎扛不住,能耗虽低却不敢飙快-有驾

“这就像同时插两根水管,结果水流没变快。”一位资深车评人调侃。比亚迪工程师后来解释,问题出在第三方充电站的协议兼容性上,自家的兆瓦级闪充站尚在建设中。不过,现场实测中,汉L在10%-20%电量区间确实能短暂触及1000kW的峰值功率,哪怕后期降到四五百千瓦,也足以让隔壁的400V车型车主投来羡慕的眼光。

更妙的是,比亚迪在充电桩里藏了个“充电宝”——225kW的储能装置。它能在电网负荷高时“偷摸着”给车充电,既缓解了电网压力,又让用户几乎无感。有网友戏称:“这是把‘峰谷电价’玩出了新高度!

千匹汉L实测,245胎扛不住,能耗虽低却不敢飙快-有驾

智能驾驶的“怂包模式”:它不敢超车,但能帮你捡回驾照

汉L的智驾系统堪称“红绿灯杀手”。十字路口前,它能精准识别99%的交通灯,甚至连倒计时读秒都分毫不差。可一旦上了高速,这套系统立刻切换成“新手司机”模式——前方慢车压道?不急,跟着就行;右侧空出一条超车道?不换,安全第一!

千匹汉L实测,245胎扛不住,能耗虽低却不敢飙快-有驾

“它怂得让我想起驾校教练。”一位试驾者吐槽。相比之下,腾势N7的同款智驾系统就显得果断许多。比亚迪技术人员透露,试驾车可能尚未升级最新算法,未来OTA更新后会更加“敢作敢为”。不过,对于容易路怒的驾驶员来说,这套保守策略说不定能避免不少罚单。

后驱版才是“隐形冠军”:省电、好开、不折腾

千匹汉L实测,245胎扛不住,能耗虽低却不敢飙快-有驾

四驱版汉L像极了班上的学霸——天赋惊人,但偏科严重。而单电机后驱版则像全能优等生:动力足够在高速上甩开大部分油车,电耗低到让续航焦虑患者闭嘴,过弯时双叉臂悬架稳稳咬住地面,过减速带的“咯噔”声甚至带着德系车的紧致感。

更绝的是价格。28万不到的定价,比同级燃油性能车便宜一半,却拥有V12发动机的加速体验。有车主算过一笔账:每天通勤50公里,电费不到5块钱,周末还能去赛道日“扮猪吃老虎”。难怪试驾现场有人说:“买四驱版要技术,买后驱版只要会踩油门就行。”

千匹汉L实测,245胎扛不住,能耗虽低却不敢飙快-有驾

未来已来,但请系好安全带

汉L的登场,像一记重拳砸在新能源市场的擂台上。它用千匹马力证明了中国车企的技术爆发力,也用245胎的窘境提醒我们:颠覆传统不能只靠蛮力。好在,比亚迪早已放出风声——275胎的改款已在路上,兆瓦充电站正加速铺开,智驾系统即将解锁“狂暴模式”。

千匹汉L实测,245胎扛不住,能耗虽低却不敢飙快-有驾

或许再过半年,当汉L车主流畅地驾驭着宽胎驰骋,用5分钟充满电时,今天的试驾故事就会变成茶余饭后的笑谈。而此刻,这辆车最迷人的地方恰恰在于:它让我们看到,中国电动车不仅能“卷”价格和配置,还敢在性能的无人区竖起旗帜——哪怕旗杆暂时有点晃。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