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长安“升级”国家队,仅用56天,紧赶慢赶,把117家公司、3000多亿资产和11万员工一股脑折腾进了央企新壳。这一年,车圈可太热闹,长安更是上了头条。那速度,说“神速”都不为过,什么程序、资产、整合、人事变动,硬是在俩月之内捋顺。新挂牌就成了国资委直属第100家央企,与一汽、东风成“三足鼎立”,这可不是随便哪家都能有的排场。
朱华荣,身为掌门人,在媒体面前的笑容都快绷不住。他讲得直接,过去说资源捉襟见肘,如今呢,感觉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说白了,之前像小本经营,现在坐拥国字号牌照,做什么都有底气,有干劲儿。你能想象,重组消息一出,全国企业争先恐后找合作,机会多到令人目不暇接。朱总一句话,“从未有过的机会,现在统统来了!”
那么问题就来了,为啥老大哥们盯上了长安?其实门道很清楚,因为长安转型快、市场化程度高,关键人家愿意赌大局、有国际野心。国家直接下了死任务——打造成具备全球影响力的世界一流汽车航母。不是单单混个“央企”头衔新鲜劲儿,目标是2030年全球卖到500万辆,新能源占已过半,海外市场要占到三成,不能只在家门口刷存在,得冲进全球前十才算及格。
想干大事,钱不能少,人才不能缺。于是决定拿出真金白银——2000亿砸向研发,1万技术大牛撑门面,力攻固态电池、智能驾驶等高阶“硬核科技”。研发布局、技术领先,这才是下一场仗的底气。
长安的三大品牌,玩得也很明白。阿维塔,要做中国高端电动车的样板,价格直接瞄准30万+,还得去泰国有人站台、未来要冲百万级豪华SUV,向奔驰宝马叫板。深蓝定位就是技术旗舰,搞3nm车规芯片、玩智能电驱,把技术积累“明晃晃”展示给全世界。启源自觉承担“走量”大旗,价格亲民,目标明确,三年之后年销百万辆,既做大规模,又保证盈利。
不过话说回来,当央企和市场活力像是两个极端,谁都知道“官气”多了有时容易慢半拍。偏偏新长安要保证“国家队”稳健的节奏,还得保持“市场狼”的敏捷身手,这说容易真干起来可费脑细胞。上半年虽卖了135万辆(新能源同比涨五成),可下半程任务陡然加重,全年小目标定在300万辆,说压力山大一点不为过。
长安的逆袭,从地方山城小工厂到央企新贵,这剧本不是拍出来的是真实发生。资源的天平已然倾向利好,战略目标也分明写在账本,接下来考验的就是真能不能把国家队的牌面变成拼国际市场的真本事。技术是硬道理,市场也不等人——国内卷、海外也不见得谁让着咱。朱总自己都说,这场仗,不突破就没法活。
中国汽车产业,其实正需要长安这样既有老资本底子、又能放开搏杀的“生力军”。央视都夸他转型快、活力足。只不过,风光之后才是真本事的检验。500万辆、全球前十,这种大旗一旦举起,再缩回去可就没面子了。长安能否真的翻身当全球“汽车巨头”,可得用真刀真枪给答案。
你说,长安到底有几分胜算?历史的风向给了他机会,但机会也不是人人都能抓得住。有胆量、有资源,还要有执行力和点狗屎运。未来几年,好戏才刚开始。
本新闻旨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价值观,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权益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修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