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董小姐打造的纯电车,续航230km,从15.8万跌到5万还滞销……

董明珠,这位中国商界的“铁娘子”,以铁腕和豪言闻名。

格力董小姐打造的纯电车,续航230km,从15.8万跌到5万还滞销……-有驾

提到她,大家脑海中浮现的,或许是她亲自代言的格力空调广告,或许是她与雷军那场充满hy味的“10亿赌约”。

不管是哪个场景,都无法忽略她那句经典的豪言——“让世界爱上中国造!”

这位以敢言著称的企业家,却在另一个领域留下了令人唏嘘的失败故事。

她曾将格力品牌的触角伸向新能源汽车领域,试图用一款“平民电动车”撼动市场,却因种种原因,最终走向了尴尬的局面。

格力钛,这款从15.8万元“打骨折”降到5万元的纯电动车,仍旧无人问津,最终只能沦为物流运输的工具车。

为什么一位成功的企业家会在造车这条路上摔得这么惨?让我们一探这款车的前世今生。

格力董小姐打造的纯电车,续航230km,从15.8万跌到5万还滞销……-有驾

董小姐的造车梦:从意气风发到无人问津

时间回到2016年,董明珠提出斥资130亿元收购珠海银隆新能源,正式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

格力董小姐打造的纯电车,续航230km,从15.8万跌到5万还滞销……-有驾

那个年代,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处于蓝海,特斯拉刚刚崭露头角,比亚迪的新能源产品线还未铺开。

董明珠当时的设想不复杂:凭借格力的制造能力和银隆的新能源技术,打造出一款能够比肩行业巨头的电动车。

一切看上去都很有希望。

银隆主打钛酸锂电池技术,这种电池具有快充、安全性能高的优势,似乎非常符合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需求。

故事的结局却并没有向着期待的方向发展。

格力钛这款车,是董明珠亲自参与的“造车大计”的产物。

**这款纯电动车最初的售价高达15.8万元,补贴后依然在10万元以上。

**根据市场定位,它是一款主打小型化、城市代步的电动车,适合短途通勤。

当时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还不高,续航只有230公里的格力钛,在与比亚迪、北汽等竞品的对比中显得毫无竞争力。

消费者的反应很诚实。

上市后,这款车的销量可以用“惨淡”来形容。

原本信心满满的董明珠,逐渐发现,自己的造车梦不像空调市场那样一帆风顺。

格力董小姐打造的纯电车,续航230km,从15.8万跌到5万还滞销……-有驾

从15.8万到5万,降价也救不回市场

为了挽救销量,格力钛开始降价。

格力董小姐打造的纯电车,续航230km,从15.8万跌到5万还滞销……-有驾

**从15.8万的起售价,一路跌到了5万。

**这个价格让人觉得它已经不仅是“跳水”,是“贴地飞行”。

即使价格低到如此地步,这款车依旧无人问津。

究其原因,市场并没有买账。

**钛酸锂电池虽然安全性能高,但致命短板是能量密度低,导致续航严重不足。

**230公里的续航,对于一辆城市通勤车来说,已经无法满足消费者的基本需求;

充电频率高的缺陷,更是让消费者“用车焦虑”倍增。

与此同时,外观设计和定位也没有赢得消费者的心。

格力钛的设计风格较为朴素,与当时市场上流行的流线型、科技感强的新能源车相比,显得过于平庸。

加上宣传力度不足,很多人都不知道格力曾经推出过这款车。

随着竞争对手纷纷推出更具吸引力的产品,格力钛逐渐退出了普通消费者的视野。

格力董小姐打造的纯电车,续航230km,从15.8万跌到5万还滞销……-有驾

物流界的“最后倔强”

虽然在家用车市场折戟沉沙,格力钛却在另一个领域找到了自己的定位——**物流运输工具。

格力董小姐打造的纯电车,续航230km,从15.8万跌到5万还滞销……-有驾

**由于售价低、维护成本不高,加上续航在短途配送中尚可接受,这款车逐渐被一些中小型企业采购,用于城市内部的物流运输。

从消费者的代步车沦为物流界的“工具车”,这或许不是董明珠最初的愿景,但至少让这款车找到了最后的归宿。

如今的格力钛,经常出现在物流仓库、小型商超的配送场景中,充当着“跑腿小哥”的角色。

对于物流行业来说,格力钛并非完全没有价值。

售价5万元的电动车,能够承担短途运输任务,既环保又节约成本。

虽然难以与市场上的主流物流车竞争,但在一些预算有限的小企业中,它还是有一定需求的。

格力董小姐打造的纯电车,续航230km,从15.8万跌到5万还滞销……-有驾

董小姐的多元化实验:教科书式的案例

格力钛的失败,不仅是这款车本身的问题,更是董明珠多元化战略的一次失误。

格力董小姐打造的纯电车,续航230km,从15.8万跌到5万还滞销……-有驾

从空调行业走向新能源汽车领域,董小姐的豪言壮语一度让人充满期待,但现实却狠狠给了她一记耳光。

这场失败的根源,在于对市场需求的误判

与成熟的空调市场不同,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激烈,消费者对产品的要求更高。

从钛酸锂电池的技术短板到产品定位的失误,再到营销推广的缺位,格力钛注定无法与特斯拉、比亚迪这些行业巨头抗衡。

有人说,董小姐的造车梦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这句话或许不算夸张。

她看到了新能源汽车的潜力,却没有准确抓住市场的核心需求。

反观当时的比亚迪,正是凭借刀片电池等技术优势,在新能源领域迅速站稳了脚跟。

格力董小姐打造的纯电车,续航230km,从15.8万跌到5万还滞销……-有驾

格力造车梦的启示

董明珠的造车失败,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

格力董小姐打造的纯电车,续航230km,从15.8万跌到5万还滞销……-有驾

首先,造车不是一个“试水”的行业,是需要长时间积累和技术投入的领域。

对于跨界企业来说,仅仅依靠品牌影响力和短期资源,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存活。

其次,消费者的需求才是市场的核心驱动力。

格力钛虽然有着安全性能高的技术卖点,但在续航、外观设计、价格定位上无法满足消费者的真实需求。

市场不会为“情怀”买单,只有符合需求的产品才能获得认可。

最后,这场失败并不意味着董明珠的尝试毫无价值。

正如她所说,“失败也是一种成长”。

无论是空调市场的成功,还是造车领域的失意,董小姐始终以实际行动证明了她的胆识和韧性。

格力董小姐打造的纯电车,续航230km,从15.8万跌到5万还滞销……-有驾

尾声:落寞的格力钛,未完的梦想

如今的格力钛,只能在物流领域发挥余热,董明珠的新能源汽车梦,也逐渐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但不可否认的是,她曾经的野心和努力,为中国制造业跨界探索提供了一个值得深思的案例。

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格力能够卷土重来,再次打造一款令人刮目相看的新能源车。

毕竟,“让世界爱上中国造”并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是董小姐始终未变的信念。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