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最近在全球市场过得并不轻松,销量数据摆在那里,十年来的首次年度下滑,以及连续几个季度的交付量低迷,都在提醒着这家电动汽车巨头,竞争有多激烈。然而,就在大家都在关注它如何应对销售挑战时,一个出人意料的动作吸引了所有目光:一家造型酷似银色飞碟的餐厅悄然开业。这可不是什么心血来潮的跨界,而是特斯拉布局未来、绑定用户、寻求新增长点的最新尝试。
近期,洛杉矶圣莫尼卡大道7001号热闹非凡。7月21日,全球首家特斯拉超级充电站餐厅正式亮灯营业。那座银白色的飞碟建筑,还没正式开门,数百名消费者就提前13小时在门口排起了长队,这份热情,着实让人吃惊。
这家“飞碟”餐厅可不只是个吃饭的地方。它全天候24小时营业,配备了80个最新的V4超级充电桩,甚至还向非特斯拉车主开放。除了能给车充电,还能在户外大屏幕看电影,在店内买到特斯拉品牌的周边商品,比如擎天柱机器人偶。听说,试运营时还有擎天柱机器人亲自派送爆米花,趣味性十足。
开业初期的数据相当亮眼。短短6小时内,餐饮加上充电的总收入就达到了4.7万美元,比旁边那家麦当劳全天的流水还要高出三成。这初步表现,足以证明这种“充电+体验”的复合模式,市场潜力不小。
特斯拉想开餐厅,这念头其实由来已久。早在2017年,当时的首席技术官斯特劳贝尔就曾公开提到过。到了2018年1月,马斯克更是亲口描绘了一幅蓝图:一个结合了老式免下车、旱冰鞋和摇滚乐主题的超级充电站餐厅。直到2022年5月,这份构想才真正落实到申请文件上。
为什么非要开餐厅?分析人士认为,这不光是为了卖点吃的喝的。核心在于,它将电动车主充电时的等待时间,转化成用餐、观影乃至社交的复合场景。这样一来,充电不再枯燥,反而成了享受品牌文化、体验特斯拉生活方式的机会,有助于增强车主粘性。
而眼下,特斯拉也确实需要一些新招。其在全球市场正经历自2024年以来的销量挑战。那一年,特斯拉全球销量为178.9万辆,比2023年少了1.1%,是过去十年里的首次年度下滑。进入今年,二季度交付量又同比下降了13.5%,上半年累计交付量也少了13.3%。
洛杉矶Diner的成功,无疑给马斯克打了一针强心剂。他已经明确表示,如果洛杉矶店运营顺利,这种模式将在全球的高速公路网络和核心城市进行复制。这意味着,未来在全球的特斯拉超级充电站,可能都会看到类似餐厅的身影。
中国市场自然是全球布局的重点。目前,上海浦东超级工厂旁边已经预留了一块3000平米的地块,计划在2026年春节前后开业。据说,上海店的定价可能会是美国店的七折左右,这无疑更符合国内市场的消费习惯。
在推出Diner的同时,特斯拉在产品端也没闲着。最近,特斯拉中国官宣将推出六座Model Y L,这款定位豪华纯电SUV的新车预计售价40万元左右,并计划在今年秋季上市交付。Diner模式与新车型,共同构成了特斯拉应对市场变化,提升品牌竞争力的组合拳。
特斯拉Diner的亮相,不仅仅是面对销量困境的一种自救。它更像是特斯拉在宣告:我们不只是卖车,更要提供一种围绕电动汽车的生活方式。通过这种“充电+体验”的模式,特斯拉正试图将品牌文化、用户体验与日常消费深度融合。
这标志着特斯拉正在从传统的“汽车制造商”向更广阔的“科技生活方式提供商”转型。在电动汽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这种创新服务模式或许能为特斯拉带来差异化优势,并持续巩固其市场地位。同时,它也可能为整个电动汽车行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一种全新的用户服务范式和商业盈利模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