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了2年“增程汽车”才听懂当年老司机的话:句句真实扎心

开了2年“增程汽车”,才听懂当年老司机的话:句句真实扎心

两年前,朋友小峰兴冲冲地提了一辆增程汽车。当时他眉飞色舞地告诉我:“这可是新能源里的‘万金油’!既能用电省钱,又能烧油跑长途,完美!”一旁的几位老司机听了直摇头:“年轻人,别太冲动啊!”可小峰哪听得进去?直到两年后,他握着方向盘,苦笑着对我说:“当初那些提醒,句句扎心,不服不行!

究竟发生了什么?增程汽车到底藏着哪些“坑”?今天咱们就来聊聊那些老司机们没说完的真心话。

第一句扎心话:想省钱?增程可能越开越“穷”

小峰买车时算过一笔账:每天通勤30公里,用纯电模式,电费比油费便宜多了!可现实狠狠打了他的脸。

首先,增程车的价格真不便宜。主流车型动辄20万以上,便宜的也要14万起步。小峰那台车落地28万,而同级别的燃油车不到20万。他安慰自己:“贵点就贵点,省油啊!”结果呢?

开了2年“增程汽车”才听懂当年老司机的话:句句真实扎心-有驾

增程车在“馈电状态”(电池没电,靠烧油发电)下,油耗直奔7.5升/百公里。而同级别的油车,比如汉兰达,油耗才5.8升。更扎心的是,增程车保养费堪比“养两台车”——既要换机油、机滤(像油车),又要检查三电系统(像电车)。小峰第一次保养花了1800元,是油车的两倍!

有人可能不服:“我天天充电,不用油总行吧?”但小峰的经历更真实:小区没法装充电桩,他只能靠公共电桩。忙起来一周充不上电,最后只能烧油跑。看着油表嗖嗖往下掉,他忍不住吐槽:“说好的省钱呢?

> 老司机点睛: 增程是“土豪玩具”,不是省钱神器。如果钱包不厚,三思!

---

第二句扎心话:短途通勤?增程纯电续航是个“童话”

开了2年“增程汽车”才听懂当年老司机的话:句句真实扎心-有驾

小峰买车时信心爆棚:“纯电续航180公里,够我跑一周了!”可冬天一到,他就傻眼了。

早上开暖风,续航掉30公里;晚上开方向盘加热,再掉20公里;周末接送孩子、逛超市,电量直接见底。官方标称的“180公里”,实际只能跑100公里出头。原本计划“一周一充”,变成了“两天一充”。更崩溃的是,公共充电桩经常排队,小峰好几次凌晨蹲在充电站,冻得直哆嗦。

反观同价位的纯电车,如今普遍搭载800V快充和800公里续航。朋友小李的纯电车,10分钟充电能跑300公里,小峰羡慕得眼睛发红:“早知如此,还不如直接买纯电!

> 老司机点睛: 增程的“纯电续航”是实验室数据,不是生活数据!短途通勤?纯电更香!

开了2年“增程汽车”才听懂当年老司机的话:句句真实扎心-有驾

第三句扎心话:没家充?充电能让你“怀疑人生”

增程车最诱人的宣传是“综合续航1200公里”,听起来能横跨半个中国。可小峰发现,这1200公里里,纯电部分只有200公里,剩下全靠烧油。

更麻烦的是充电频率。增程的小电池容量和“老头乐”差不多,2-3天就得充一次。但它的充电速度远不如800V纯电(1小时充满),也不像“老头乐”随插随走(220V家充就行)。小峰每次充电都得专门跑出去,一等就是两三小时。

“有次我约了客户开会,结果车没电了,充电站排队,最后迟到了半小时……”小峰叹气,“那感觉,就像手机永远只有10%的电!

开了2年“增程汽车”才听懂当年老司机的话:句句真实扎心-有驾

为什么还有人死忠增程?

聊到这儿,你可能想问:“既然这么多坑,为啥还有人非增程不买?”其实,增程也有真香场景!

小峰身边一位跑长途的销售同事就说:“我每周跨省出差,增程不用找桩,加油5分钟搞定。纯电车?高速排队充电能急死人!

北方用户也力挺:“冬天零下20℃,纯电续航打五折,增程烧油能保命!

关键一句话:车没有好坏,只有合不合适。

开了2年“增程汽车”才听懂当年老司机的话:句句真实扎心-有驾

写在最后:听劝的人,少走弯路

两年后,小峰终于懂了老司机的良苦用心:“他们不是否定增程,而是提醒我们——别被参数忽悠,要看生活真实的样子。

如果你像小峰一样,日常通勤短、充电不方便、预算有限,增程未必是最优解。但如果你常跑长途、家住北方、图个省心,增程依然是靠谱的选择。

选车就像选鞋,合脚的才能走远路。 那些老司机扎心的话,背后藏着的其实是:“年轻人,别踩我当年踩过的坑啊!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