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路边上溜达,你是不是经常看见那些价值好几百万的超级跑车,一辆辆跟蛤蟆似的趴在地上,底盘低得都快蹭着马路牙子了?可等它一脚油门轰起来,那动静就跟贴着地皮发射的火箭似的,"嗖"一下就窜没影了!
这趴着跑的架势,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这蛤蟆形状的跑车“趴”在地上,咋就能跑得这么快?
咱都知道,汽车往前跑的时候,空气可不老实。前头顶着风,上头往下压,后头还拽着不让走。这股子捣乱的劲儿,行话叫风阻。科学家给风捣乱的程度起了个名儿,叫风阻系数:这个数越小,说明风越不碍事,车子跑起来就越带劲。
普通家用车的风阻系数大概在0.3左右晃悠,而那些专门设计的超跑呢?就拿布某迪Chiron来说,风阻系数能低到0.38;特某拉Model S把车身整得溜光水滑,风阻系数更是能压到0.208。咋做到的?趴着跑呗!
车头压得低低的,车顶溜得跟滑梯似的,车屁股收得紧紧的,这些设计都是为了哄着空气顺顺当当地从车身上滑过去,少整那些幺蛾子。气流走得顺当了,风阻自然就小了。
光跑得快还不够,跑车还得跑得稳。特别是飙到高速拐弯的时候,车子容易发飘,这时候要是轮胎抓不住地,那可就要出大事了。工程师们想了个妙招,用上了"伯努利原理",空气跑得越快的地方,压力反而越小。
超跑的车底做得特别平整,空气在下面嗖嗖地跑,压力就小了;车顶上的空气跑得慢,压力就大。这一上一下的压差,就像有只无形的大手把车子往路面上按,这就是所谓的"下压力"。
像某时捷911 GT3这种狠角色,跑到时速240公里的时候,能产生将近1.8吨的下压力,比它自个儿还沉!这么大的下压力把轮胎死死地按在路面上,拐起弯来那叫一个稳当。
车子趴得越低,重心就越靠近地面。这就跟人蹲马步一个道理,底盘稳当了,车子左右晃悠的幅度就小。
特别是高速过弯的时候,低趴的车身就跟粘在地上似的,稳稳当当地就拐过去了,想翻车都难。这个理儿咱们骑自行车的时候都懂,车子矮点儿,骑快点拐弯心里也踏实。
现在明白了吧?超跑那低矮的造型可不是为了耍帅。大多数超跑的底盘离地间隙也就10到15厘米,有些特别狠的,比如迈某伦P1,车头前唇最低的地方可能只有8厘米左右,过个减速带都得小心翼翼的。
这些尺寸可不是随便定的,都是工程师们拿着计算器一点一点算出来的。现在设计超跑有两件法宝:一个是风洞试验——把车子模型放进去用大风呼呼地吹,看气流怎么走,哪儿不顺溜就改哪儿;另一个是CFD(计算流体动力学),用超级计算机模拟气流在车身上怎么跑,来回折腾找出最顺溜的造型。
现在的顶级超跑玩得更高级,它们装了主动式空气动力学套件和可调悬挂,就跟变形金刚似的。就拿某驰-AMG GT R来说,它身上那套魔术车身控制系统,能自己感觉车速快慢和转弯情况,自动调节悬挂高低。
跑快了就悄咪咪地把车身再压低点,最高能降40毫米,让车子更贴地;遇到坑坑洼洼或者要上坡的时候,又能自己把车身抬起来点,省得刮了底盘。这套聪明的系统,让超跑在追求速度的同时,也能稍微顾着点日常使用。
跑车这低趴的造型,可不是为了耍帅装酷。那是工程师们跟看不见的风较劲,用精确的计算和无数次的试验,硬是从物理学定律里抠出来的最优解。
每一道车身线条的弧度,每一毫米底盘的高低,里头都藏着对抗风阻、增加下压力、提升操控的大学问,这回知道咋回事了吧?
图片来自网络侵联必删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