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展厅体验引发责任认定争议
2025 年 4 月,消费者王先生在问界 M9 展厅体验车内智能幕布功能时,操作过程中支架发生断裂。现场工作人员就部件损坏提出赔偿协商,双方在责任认定上出现分歧。王先生通过社交媒体分享事件经过,附带的现场视频显示支架断裂处无明显外力冲击痕迹,引发公众对产品可靠性的关注。
第三方检测机构报告显示,涉事支架使用的工程塑料抗疲劳强度为行业同类部件标准值的 60%,在高频使用场景下存在一定断裂风险。问界品牌回应称,已启动部件设计复核,并表示产品出厂时符合企业质量标准,具体原因需结合实际使用环境进一步分析。
二、质量投诉攀升:快消品化趋势下的可靠性考验
随着事件发酵,车质网数据显示,2025 年一季度问界 M9 投诉量同比增长 137%,涉及智驾系统异常、悬挂异响、电池衰减等多元问题。部分车主反馈,提车短期内出现座椅调节卡顿、屏幕投影偏移等细节故障,售后检测多以 “未达功能性故障标准” 建议观察使用。
行业观察指出,新能源汽车行业近年普遍面临 “快消品化” 发展压力:
三、服务争议:责任界定与维权渠道的行业共性问题
事件中,企业处理方式引发对售后服务机制的讨论:
四、行业转型阵痛:快消品模式下的质量服务再平衡
问界 M9 事件折射出汽车行业向 “科技消费品” 转型中的深层矛盾:
五、多方回应与改进方向
事件持续发酵后,问界品牌发布声明称 “高度重视用户反馈,已启动全国门店部件检测服务”,并承诺对争议部件提供免费检测与技术评估。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建议:
结语
问界 M9 的部件损坏事件,本质是汽车行业在智能化、快消品化进程中,产品可靠性与服务适配性矛盾的一次集中呈现。当汽车从 “耐用消费品” 向 “科技体验载体” 转型,企业需重新审视 “创新速度” 与 “质量根基” 的平衡 —— 毕竟,无论屏幕多大、算力多强,安全可靠始终是交通工具不可动摇的价值底座。对于行业而言,这起事件既是一次警示,也是推动质量标准升级、服务体系完善的重要契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