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风云T8以9.99万限时起售价杀入混动SUV市场,比比亚迪宋Pro DM-i(10.28万起)门槛更低,却给出1.5T插混动力、7座布局、1400km+综合续航的硬核配置。
实测数据显示,其满油满电续航突破2000公里,亏电油耗仅3.2L/百公里,安全上以80%高强度钢车身+9气囊碾压同级。
销量却陷入尴尬:3月售1500辆,4月跌至1100辆,仅为宋Pro月销量的1/10。 这场“高配低价”的反杀剧本,为何演成了“叫好不叫座”?
一、价格战
风云T8的“自杀式”定价风云T8的限时起售价锁定9.99万元,比官方指导价直降4000元,叠加置换补贴后实际门槛可低至9.3万元。
对比同级竞品:比亚迪宋Pro DM-i起售价10.28万元,终端优惠后低约9.98万;吉利银河星舰7 EM-i起售价9.98万,但动力仅为1.5L自吸插混。
风云T8的1.5T插混版本(11.29万起)虽价格稍高,但综合功率265kW、扭矩530N·m,性能碾压宋Pro DM-i的1.5L插混系统(综合功率145kW)。
二、动力与续航
实测数据碾压对手1. 性能越级,油耗反向虚标风云T8 1.5T版本:零百加速6.9秒,巨高车速208km/h,媲美V6燃油车。
实测亏电油耗3.2L/百公里,比官方标注的5.19L低38%。 宋Pro DM-i:零百加速8.3秒,亏电油耗4.4L/百公里,实测数据与官方接近。
2. 续航破纪录,快充效率翻倍风云T8搭载18.67kWh电池,CLTC纯电续航130km(实测达168km),支持19分钟快充(30%-80%)。
满油满电综合续航官方标称1400km,但多家媒体实测突破2000km,反向虚标43%。 宋Pro DM-i电池容量相近,但综合续航约1200km,快充需30分钟以上。
三、空间实用性
7座刚需 vs 5座舒适1. 风云T8:7座应急刚需车身尺寸4780×1860×1747mm,轴距2710mm。 第三排座椅可折叠,7座模式下后备箱仍能容纳20寸行李箱。
二三排全放倒后形成1930L纯平空间,变身“1.8米移动大床”。 痛点:第三排腿部空间仅650mm,成年男性乘坐需蜷腿,适合儿童或短途应急。 2. 宋Pro DM-i:5座空间王者全系5座布局,后排地台纯平,腿部空间达900mm。
后备箱常规容积510L,放倒后排可扩至1340L,装载能力优于风云T8的5座模式。
四、智能科技
8155芯片 vs 比亚迪生态1. 风云T8:硬件堆料王全系标配高通8155芯片+15.6英寸2.5K屏,开机速度2秒,支持双区域语音控制、手势识别、Face ID。 兼容华为HiCar/苹果CarPlay,但车机生态应用较少。
智驾仅L2级,包含ACC巡航、车道保持等基础功能,未配备高速NOA。 2. 宋Pro DM-i:软件生态完胜智驾版标配Dipilot 100系统+高速NOA,支持自动变道、匝道通行。
DiLink系统适配超300款应用(抖音、微信等),但中低配车机芯片性能较弱。
五、安全性能
硬核测试 vs 市场验证1. 风云T8:9气囊+80%高强度钢车身热成型钢占比20.6%,通过“6车叠罗汉”(承重超30吨)和“硬拉巨轮”测试。
全系9气囊(含主驾膝部气囊+二排侧气囊),电池包采用铠甲设计+2ms高压断电技术。 2. 宋Pro DM-i:刀片电池背书采用笼式车身+刀片电池,中保研碰撞测试全优,但未公布极端实验数据。
气囊数6-8个(视配置),被动安全弱于风云T8。
六、市场困局,为何卖不动?
1. 销量数据惨淡风云T8上市首月销量177辆,次月爬升至1848辆,但3月回落至1500辆,4月仅1100辆。 同期宋Pro DM-i月均销量1.5万辆,差距超10倍。
2. 三大致命伤设计老旧:前脸沿用燃油车格栅,被吐槽“换壳瑞虎8”;内饰缺乏新能源科技感;渠道短板:奇瑞新能源渠道覆盖率仅为比亚迪的1/3,三四线城市展厅稀少;用户疑虑:65km低续航版电池供应商(中创新航/鲲鹏)非一线品牌,终身质保条款被指模糊。
七、真实用户选择,谁在为产品投票?
1. 选风云T8的用户多孩家庭:7座刚需,11万预算拿下1.5T插混;长途自驾族:实测2000km续航+19分钟快充,往返京沪无需加油;安全优先派:9气囊+80%高强度钢,对比宋Pro多花1万买安心。
2. 选宋Pro DM-i的用户城市通勤族:亏电油耗稳定4.4L,品牌服务网点覆盖全国;科技发烧友:高速NOA通勤省力,DiLink生态刷剧打游戏;保守消费者:比亚迪2024年插混销量超120万辆,技术成熟度无需试错。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