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芒24小时耐力赛举办至今赛车组别主要经历了哪些调整?

在前面的章节中,我们深入探讨了勒芒24小时耐力赛中的LMP1组别。接下来,让我们继续揭开LMP2组别的神秘面纱。

请欣赏下方的图片,这就是LMP2赛车的风采。特别要注意车身前反光镜下方的LMP2标识。下次观看赛事直播时,记得找找这个标志,它可是勒芒赛上辨别车型组别的关键。尽管标识并不显眼,但仔细观察,你会发现的。

勒芒24小时耐力赛举办至今赛车组别主要经历了哪些调整?-有驾

关于勒芒原型车LMP2的规格标准,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

勒芒24小时耐力赛举办至今赛车组别主要经历了哪些调整?-有驾

LMP2赛车的重量控制在不到一吨(即930公斤),车身长度约为4750厘米,宽度则在1800厘米至1900厘米之间。相较于LMP1,LMP2更为轻巧,轻了近100公斤,车身也短了10公分。

自2016年起,LMP2组别允许采用开放式和封闭式驾驶舱设计(封闭式车辆需配备挡风玻璃、车顶和车门)。虽然不设置乘客座椅,但LMP2赛车仍需满足容纳两人的空间要求。驾驶舱内的空闲区域通常用于安置电子设备和冷却系统。在动力方面,LMP2仅允许使用基于生产的发动机,并自2013年起开始接纳柴油发动机。

这些规定均源自勒芒24小时耐力赛的传统。首先,赛事强调量产性,早在1923年勒芒24小时耐力赛创立之初,便规定参赛车辆必须是已生产超过30辆的量产车型。其次,赛事注重驾驶乘员的安全性,首届勒芒24小时赛便要求参赛车辆前排至少设有两个座位,并在比赛时,前排副驾驶座位需放置一枚重达60公斤的铅块。这些传统都体现了勒芒赛事对于量产乘用车参赛的坚持。

让我们通过以下图片,一睹勒芒LMP2赛车驾驶舱的风采:(原创图片,拍摄不易,请珍惜。)

勒芒24小时耐力赛举办至今赛车组别主要经历了哪些调整?-有驾

再为大家呈现一张精彩图片:

勒芒24小时耐力赛举办至今赛车组别主要经历了哪些调整?-有驾

值得一提的是,注册于我国上海的成龙耀莱车队在勒芒赛场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他们不仅成功冲出亚洲,更是进军法国勒芒大赛,并在2017年第85届勒芒24小时耐力赛中勇夺LMP2组别冠军,首次在勒芒赛场升起五星红旗。这一壮举无疑为国家争得了荣誉。

成龙车队那辆荣耀夺冠的38号赛车,由董荷斌、奥利弗·贾维斯和托马斯·劳伦特共同驾驭;而车队的另一辆37号赛车则由程飞、阿莱克斯·布伦德尔和特利斯坦·哥文迪携手出征。其中,董荷斌是一位荷兰华裔车手,而程飞虽出生在北京,却是一位美国华裔。值得一提的是,成龙车队的参赛车辆均来自国际知名制造商。

遗憾的是,至今尚未有中国制造的汽车或中国籍车手在勒芒赛事中获得过任何组别的冠军。这无疑是我国汽车制造业和汽车运动领域的一大遗憾,希望未来能够成为我们奋斗的目标!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