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新势力销量洗牌,零跑登顶小鹏逆袭,市场格局将如何重塑?

零跑登顶、小鹏逆袭:新势力洗牌背后,谁在收割普通人的钱包?

4月的新能源车市,像一场突然加速的赛车——零跑冲上榜首,小鹏反超理想,小米SU7刚上市就月销破2.8万。数字很漂亮,但扒开销量榜单的华丽外衣,里面藏着的是一场针对普通消费者的“技术围猎”。

4月新势力销量洗牌,零跑登顶小鹏逆袭,市场格局将如何重塑?-有驾

看看零跑B10的套路:激光雷达下放到12万级,8295芯片当标配,中高配车型占比95%。明眼人都懂,这不是“普惠”,而是精准掐中了年轻人“既要又要”的焦虑——买低配怕丢面子,买高配又肉疼。每卖两台就有一台带激光雷达?车企当然乐见其成,毕竟硬件堆上去,利润才能滚下来。

4月新势力销量洗牌,零跑登顶小鹏逆袭,市场格局将如何重塑?-有驾

小鹏的逆袭更耐人寻味。曾经被嘲“技术宅不会卖车”,现在靠MONA M03一款车月销1.5万。但别忘了,它的车主有多少是冲着“15万级带城市NOA”的噱头下单的?自动驾驶技术还没成熟,韭菜已经割到了第三茬。理想倒是稳坐钓鱼台,30万以上的奶爸车照样月销3万多。这个市场早就泾渭分明:穷人为配置买单,中产为标签买单,富人?人家只是换个玩具。

4月新势力销量洗牌,零跑登顶小鹏逆袭,市场格局将如何重塑?-有驾

最魔幻的还是小米。SU7上市前全网唱衰,结果销量直接打脸。可仔细想想,那些连夜排队锁单的,有多少是真需要一辆轿跑?不过是雷军把手机圈那套“饥饿营销”完美复刻——抢到首发的人晒订单,抢不到的越抢越上头。一辆车硬生生炒成了社交货币,这才是最高明的消费陷阱。

这场新势力混战,表面看是技术竞赛,骨子里还是价格战的老剧本。零跑把激光雷达打到12万,明天就有人敢卖10万带固态电池的车。可消费者真需要这么多“黑科技”吗?城市通勤用得上激光雷达?8295芯片比8290快的那零点几秒,等红灯时能多刷两条短视频?当车企把“性价比”扭曲成“配置军备竞赛”,最终买单的还是那些攒了五年钱买第一辆车的普通人。

4月新势力销量洗牌,零跑登顶小鹏逆袭,市场格局将如何重塑?-有驾

更可怕的是行业的内卷逻辑。销量榜每变动一次,就有一批供应商被迫降价,一批工人加班赶工。零跑173%的增速背后,是产线工人三班倒的疲惫;小鹏273%的增长里,藏着多少经销商压库存的无奈?这些从不会出现在财报的PPT里。

4月新势力销量洗牌,零跑登顶小鹏逆袭,市场格局将如何重塑?-有驾

说到底,新势力排名的变化,不过是资本换了个姿势薅羊毛。当车企们忙着用“科技平权”当口号时,能不能先回答一个问题:让老百姓花更少的钱买到更好的车,到底该靠堆砌硬件,还是该靠打破暴利?

下一次再看到某款新车“颠覆行业”时,不妨先摸摸口袋——颠覆的到底是技术,还是你的消费理性?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