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严控终端售价,7月车市优惠趋稳
前两天和表哥去看车,他琢磨着换辆新能源,说是油价又涨了。进了比亚迪店,销售小哥还没等我们开口,就直截了当地说:“现在报价都得按厂里规定来,乱报一分钱都不行。”我问他是不是最近政策变了,小哥悄声道,“查得可严咧,每个月都有暗访,要是被逮住私自降价,我们这儿就要吃大亏。”
其实,这种风气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听老李头(干汽修三十年)讲,以前有些经销商为抢客户,各种“暗折扣”,甚至送装潢、保养券啥的。但从6月底起,比亚迪对终端价格卡得死死的,经销商们也不敢再像过去那样“见人下菜碟”。不过任务量倒是减轻点,为激励积极性,还给出单台666元奖励。
上个月底,比亚迪搞了一场经销商大会,把库存熔断机制搬出来,还加快返利节奏。这事儿在车友群里炸开锅,有人调侃:“库存多到发愁?直接熔断!”但细想也是,无序竞争谁都不好过,不如大家规矩点。身边一个做二手车的小王说,现在新车价格稳定下来,他们收二手也能心里有数,不怕哪天突然暴跌。
这些年买车跟坐过山车似的,今天降几千明天送权益,连老司机张叔去年刚提的新款,到今年发现同款又便宜不少。他苦笑着说:“早知道等等,多省俩月工资。”市场这么折腾,其实伤的是信心。有个维修师傅感慨:客户总问会不会再降?结果犹豫来犹豫去,该用的新配件迟迟不上,全靠凑合。
现在不仅比亚迪在控价,好几家主流品牌7月份出的促销政策基本跟上月一样,比如吉利、长安启源、小米、领克那些热门车型,都没什么大动作。有意思的是特斯拉把Model 3长续航版涨了一万,说是因为续航提升,但销量结构占比本来也不高,对普通消费者影响有限。权益方面五年免息和保险补贴还在,有朋友纠结半天还是觉得无所谓,“反正我就是奔着低成本用电来的。”
理想汽车则把L6金融政策升级成5年0息,不过抵扣权益砍掉一项;蔚来和乐道更狠,加码零利息,还送免费换电券——据说一年能省下好几千块钱。不过蔚来的积分补偿,也让之前急着提新ET5的人心情复杂,“8-10万积分啊,当初多等俩礼拜就好了!”
话虽如此,大部分品牌并没有继续卷价格,而是在金融方案、置换补贴这些地方做文章。一位东北老铁吐槽:以前只认裸价,现在光看标价根本搞不懂实际落地多少钱。“算账算到脑瓜疼!”他说,这才是真正考验购车经验的时候。
有人担忧七八月份淡季,会不会又掀起新一轮血拼?毕竟多数厂家半年目标完成率不到四成,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上半年只有27.5%的4S店完成或超额完成销量计划,大部分门店压力山大。我舅舅开的那个小城市4S,今年头回碰上全员动员冲业绩,每周例会老板脸色都不好看。但他也承认,现在厂家管控严格,不敢随便玩花活,只能盼望后面国补、新能源下乡活动带点订单进来。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从7月持续到年底,还有以旧换新的地方补贴逐步放开。不少县城朋友开始盘算盘算,是不是趁机把家里的燃油老捷达淘汰掉,上个纯电SUV图省心。我自己去年差点入坑置换时犯过糊涂,本想着留原牌照方便日后转让,却忽略了新政要求必须注销旧牌才享受全部优惠——结果白白错失三千块红包,只能怪自己消息滞后!
眼瞅着各路新品即将扎堆上市,下半年注定不会太平。不过对于像我们这种平时跑工地偶尔拉货的人新配置比如自动驻坡或者远程空调控制,其实更实用些。今年春天下雨多,我试驾某国产新能源时体验到了隐藏式雨刷加热功能——别小瞧这玩意儿,一夜冻雨第二天不用抠冰渣子,那叫一个舒服!
最后顺嘴聊一句,我隔壁楼邻居最近刚把前年买的小型纯电卖掉准备升级,她感叹现在二手行情终于稳当些,再不用担心挂出去半个月没人搭理。“以前动辄一天一个价,如今平台收购底线清楚多啦。”她笑呵呵地拎走最后一次免费保养券,说打算下一辆选带L2辅助驾驶功能的车型,再也不要天天堵路口踩离合脚抽筋喽。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