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己LS9跑了2000公里,45万的增程SUV把我对纯电车的执念打散了
过减速带那一下,我才意识到这车的悬架调得有多细。之前开X5的时候觉得那已经是豪华SUV的天花板了,LS9的空气悬架配CDC电磁减振,过滤得更干净。每秒500次的阻尼调节听着玄乎,实际体验就是路面那些细碎颠簸都被吃掉了,车里人该聊天聊天,该睡觉睡觉。
这台车5米2的长度,轴距3米1多点,停在小区里确实显大。但真正让我觉得值的,不是这些数据。是我媳妇儿坐后排能翘二郎腿,老丈人坐第三排也不用蜷着腿。地板全平,中间那个位置坐着不顶脚,这在燃油车上基本做不到。
周末去郊外来回三百多公里,全程没想过充电的事儿。要是换成以前那台纯电车,出门前得先规划路线,到了地方先找桩,玩都玩不安生。LS9这套1.5T增程器配双电机的方案,平时城里跑纯电够用,230公里撑一周没问题。跑长途加上油,1200公里的综合续航,心里头那根弦就松了。
增程器启动的时候几乎没声儿,这点让我有点意外。之前试过另一台增程SUV,发动机一介入整个车厢都能感觉到震动,LS9这套系统明显调得更成熟。41%的热效率,馈电油耗5升8,这账算下来比同级别燃油车还省。
零百4秒5,800牛米扭矩,这性能放在纯电车里不算突出,但对一台5米多长、接近2吨7重的大家伙来说,已经很够用了。高速超车那个加速感,电机的响应比涡轮来得直接。
不过刹车前段稍微有点虚,刚开始那几天总是点不准,后来适应了也就习惯了。这个可能跟车重有关系,毕竟这么大的车身,刹车调校想做到又灵敏又线性,确实不容易。
后轮转向这功能我原本没当回事儿,觉得是噱头。地库掉头的时候才发现是真好用,转弯半径5米4,比不少紧凑型SUV都灵活。这么大的车能做到这个水平,多少有点超预期。
智驾这块我本来不抱希望。之前用过的几家城市NOA,都有点半成品的意思,能用但不敢完全信。LS9的IM AD 3.0跑了一段时间,变道、并线处理得挺稳当,施工区域、锥桶都能提前识别。但说实话,再好的辅助驾驶也得盯着,这是底线。
三颗激光雷达不是摆设,路口加塞、鬼探头这些场景,系统反应比我快。不过也遇到过几次奇怪的情况,在没有施工的路段突然减速,可能是把路边的杂物误判了。总体来说,高速上用用还行,城里复杂路况我还是习惯自己开。
充电这事儿,900V平台5分钟补200公里,听着挺美。前提是得找到配套的超充桩,我家附近商场刚好有一座智己自营的,实测充电速度确实快。但话说回来,有了增程器这条后路,我反而不怎么焦虑了。这大概就是增程式存在的意义——不是让你完全不充电,而是让你不用被充电绑架。
座舱那些屏幕音响氛围灯,该有的都有,没什么好说的。8295芯片跑起来挺流畅,但我用得最多的还是那个“场景魔方”,露营模式、小憩模式一键切换,空调座椅灯光全给你调好。后排15.6寸屏幕能投屏,长途时候小孩在后面看动画片,前排能清静不少。
四座版的航空座椅我在店里体验过,18向调节加按摩加腿托,坐着确实舒服。但45万左右的价格,这个级别对手也不少,ES8、L9都在这个区间。值不值就看个人需求了,如果经常接送客户或者长辈坐车,四座版或许更合适。
后备厢空间我挺满意,7座状态下塞两个登机箱还有富余。第三排放倒之后,搬个家具什么的都够用。车里储物格设计得也算用心,门板能放1.5升的水瓶,中央扶手下面那个储物格特别深,还带无线充电。
开了两个月,总体感觉LS9把增程这条路走得挺稳。它不像纯电车那样非要找桩,也不像燃油车那样完全靠烧油。这种中间状态,可能正好适合现阶段充电网络还不够完善的用车环境。
当然,这车也有不足。车重接近2吨7,轮胎磨损肯定比小车快。还有就是保险费用,新能源车的保费这两年涨得厉害,这台车一年下来保险也不便宜。
最后说一句,LS9适合什么人?大概率是那些需要大空间、跑长途多、又不想被充电束缚的家庭用户。预算能接受45万上下,可以去试驾感受一下。
至于它能不能在这个市场站稳脚跟,还得看后续的口碑和保值率。毕竟买车这事儿,账面数据只是一方面,开个三五年之后的感受才是真章。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