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又要捯饬新玩意儿了,这事儿,说稀罕也平常,说寻常,那也真算不上。
毕竟,手机圈的“赶集”,一年不得张罗几回?
但这次盘子不一样,主咖是车——小米YU7,而且是那种膀大腰圆的SUV。
这就有嚼头了。
讲真,一听这风声,我脑子里蹦出的第一个念头是:雷布斯这是铆足了劲儿,要梭哈汽车这摊子事儿啊!
到底,SU7的余温还没散尽,紧接着又来一辆SUV,这步调,赶得上连续剧的“第二季”。
从露出的边角料来看,YU7的皮囊,那叫一个“小米范儿”。
家族式脸谱,说白了,就是让你瞅一眼就能认出这是小米家的货。
但槽点也来了,汽车这玩意儿,长得千篇一律,那可是掉价儿。
毕竟,谁也不乐意开着一辆“路人甲”出门溜达,您说是不?
车头灯那个镂空设计,官宣说是为了优化气动性能,省点儿电。
但说良心话,有几个主儿真在乎那仨瓜俩枣的电费?
多数人恐怕还是觉得,这玩意儿看着挺扎眼的。
再说说马力足不足和能跑多远。
单电机、双电机,花样挺多,续航里程最高能到800多公里。
这数据,瞧着是挺唬人的。
但实操起来咋样,还得打个问号。
到底,电驴子的续航,那可是出了名的“虚胖”。
特别是到了数九寒天,砍一半都是常态。
而且,电池盘儿大了,充电时间也就水涨船高了。
这对于那些没地儿安充电桩的朋友来说,可不是啥好消息。
车内摆设方面,科技感是拉满了。
大号中控屏、无线充电、PHUD抬头显,各路高科技家什儿应有尽有。
但问题是,这些玩意儿真好使吗?
有几个能用上抬头显?
又有几个会为了无线充电而牺牲充电速度?
这些看着挺唬人的行头,很多时候,可能只是厂商用来招揽顾客的噱头罢了。
当然,小米这回的“摆摊儿”,可不仅仅只有YU7。
还有啥新芯片、新手机、新平板,一股脑地全倒出来了。
这阵仗,是要在各个领域遍地开花啊!
但关键是,摊子铺得这么开,真能保证每个物件都能做好吗?
还是说,只是为了抢地盘,搞“广撒网”式的套路?
说到这儿,我突然想起了一个哥们儿跟我叨咕过的话:“现在造车,门槛是越来越低了,但真正能把车造巴适的,还是那些有年头的老牌车企。” 这话,听着好像有点“酸”,但咂摸咂摸,也确实有几分道理。
造车,可不是简单的攒零部件,而是需要长期的技术积累和经验沉淀。
小米作为一家科技公司,在造车这码事上,到底还是个“新手”。
不过,话说回来,小米的下场,也确实给汽车圈带来了一些新东西。
比如,更聪明的车机系统、更贴心的用户体验、更灵活的营销招数。
这些,都是老牌车企需要取经的地方。
所以,对于小米造车这档子事,咱们既不能盲目乐观,也不能一味地唱衰。
而是应该端正态度,看看它到底能给汽车圈带来哪些变局。
毕竟,科技改变生活,谁知道下一个“搅局者”会不会就是小米呢?
这次“庙会”,小米还准备了全新手机SoC芯片玄戒O1。
芯片这玩意儿,才是硬碰硬的真家伙。
但话又说回来,造芯片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需要砸进去大量的银子、人手和时间。
小米这次发布的芯片,到底能达到啥段位,还得等市场来过堂。
单从芯片研发周期来看,咱们就知道这是一场“马拉松”。
想在短时间内追赶上国际大鳄,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作业。
但即便如此,咱也不能撂挑子。
毕竟,只有攥紧了核心技术,才能真正摆脱“被人拿捏”的窘境。
小米平板7 Ultra也在这次“赶集”的名单上,平板电脑这块地儿,早就不是啥“聚宝盆”了。
苹果的iPad一家独大,其他厂商只能在犄角旮旯里刨食。
小米平板想要杀出重围,恐怕还得在差异化上做。
比如,更看重生产力工具的属性,或者是在影音娱乐方面鼓捣出特色。
所以,小米这次“摆摊儿”,与其说是“放大招”,不如说是“全面开弓”。
它试图在各个领域都来一把,展现自己的技术家底和创新能耐。
但问题是,这种“广撒网”的战术,真的适合小米吗?
还是说,应该更聚焦主营业务,集中优势兵力,才能取得更大的战果?
5月22日晚7点,这场“大戏”,注定会引来无数吃瓜群众。
但最终,小米能否给我们带来真正的彩蛋,还得看它拿出的产品,是不是真的能挠到消费者的痒处。
毕竟,消费者才是最终的裁判。
而对于我们来说,不妨搬个小板凳,一边嗑瓜子,一边等着瞧,小米这次,到底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科技盛宴”。
也希望这场盛宴,不仅仅是“看着好看”,而是能真正给我们带来一些实实在在的好处。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