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继龙
5月14日,一则“哪吒汽车被申请破产审查”的消息冲上热搜,也在汽车行业与资本市场掀起惊涛骇浪。据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显示,哪吒汽车关联公司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被上海禹形广告有限公司申请破产审查,经办法院为浙江省嘉兴市中级人民法院 。这一消息,不仅让50万哪吒汽车车主忧心忡忡。
而什么是“被申请破产审查”?业内人士表示:“被申请破产审查是指当债权人或其他相关利益方认为债务人(企业或个人)出现严重财务困境,无法清偿到期债务或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时,向法院提出对债务人进行破产审查的申请后,法院对该申请进行的一系列审查活动。”
“如果经审查认定债务人符合破产条件,法院会裁定受理破产申请,随后指定破产管理人,负责管理破产企业或个人的财产和事务,正式开启破产程序。如果不符合破产条件,法院则会裁定不予受理。”
从销量黑马到濒临破产,哪吒汽车的兴衰沉浮
此前,哪吒汽车以“黑马”之姿在造车新势力中崭露头角。据界面新闻数据,2022年,凭借哪吒V、哪吒U Pro等低价车型,它以15.2万辆的交付量力压“蔚小理”,登顶新势力销量榜首 ,成为首个获此殊荣的新势力品牌。彼时,其发展势头迅猛,备受市场关注,多轮融资累计获得超过228亿元的资金支持 ,投资方中不乏南宁国资委、宜春国资、360等知名机构与企业,看似前途一片光明。
然而,短短三年,哪吒汽车便从巅峰坠入谷底。根据扬子晚报消息,2023年,其销量同比下滑16%至12.75万辆;2024年,销量更是腰斩至6.45万辆 ;据界面新闻报道,到了2025年1月,国内交付量仅110辆,同比暴跌97.76% ,几乎陷入停摆。伴随销量崩塌的,是一系列严重问题。
财务状况堪称惨烈,据新浪财经消息,过去三年累计净亏损超183亿元,毛利率持续为负 。2023年,公司现金仅剩4亿元,却背负着122亿元流动负债 ,资金链断裂一触即发。拖欠供应商款项近百亿元,占总负债三分之二,部分供应商被拖欠超60亿元,新增欠税215万元,股权冻结超11亿元 。即便在2025年3月与134家核心供应商达成20亿元债转股协议,也因小供应商未被纳入而引发大规模维权,协议执行陷入僵局。
哪吒汽车走到如今的绝境,或与自身战略决策失误和管理失控脱不了干系。2023年,哪吒汽车推出哪吒S(18 - 30万元)和GT跑车(17 - 23万元),试图冲击中高端市场 。但由于技术配置落后,像400V充电架构、3G通信模块等,再加上品牌认知不足,年销量不足2.5万辆 。而且,研发资源向高端车型倾斜,致使主力低价车型升级停滞,被比亚迪海鸥等竞品迅速蚕食市场,陷入“高端没站稳,低端丢了盘”的尴尬境地。
管理层方面,原CEO张勇推行的“低价换量”策略,导致“卖一辆亏4.5万元”的财务黑洞 。2024年他离职后,又被曝频繁赴英国,引发“脱责离场”质疑。创始人方运舟接掌帅印后,虽提出“聚焦海外市场”“2025年毛利率转正”等目标,但内部裁员、降薪,员工薪资累计缩水75%,研发团队解散等传闻不断,战略执行力遭到市场质疑。
新势力“陨落潮”:哪吒之外的行业困局
事实上,并非只有哪吒汽车陷入困境。曾与蔚来、理想、小鹏并称“造车四小龙”的威马汽车,在2023年陷入停摆,负债超203亿元,账面资产仅39.88亿元 ,因资金链断裂、产品竞争力不足、售后体系崩溃以及内部管理混乱等问题淡出公众视野。
同时,高合汽车也在2024年8月进入破产预重整程序,负债157.81亿元 。其母公司华人运通旗下高合品牌虽以高端定位和独特设计吸引关注,但由于技术多依赖供应商、营销与实际产品体验落差大、资金储备不足等问题,最终走向破产重整 。
此外,此前极越汽车同样深陷危机。2024年12月,极越汽车因资金链断裂陷入停摆危机,CEO夏一平被员工围堵、供应商讨债。然而,即便在2025年4月有消息称董事会批准重组、3 - 4家潜在资方介入、品牌更名回归吉利体系,但极越仍面临着高达70亿元的债务、技术价值认可度低、品牌信任崩塌以及股东博弈等难题 。还有绿驰汽车、雷丁汽车等众多新势力品牌也先后倒下,新能源汽车行业淘汰赛的号角已然拉响,战况愈发激烈。
洗牌加速:新势力的生存之战与行业变局
值得注意的是,面对当下复杂的汽车市场,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朱西产教授此前在一档节目中表示,蔚来、小鹏、理想这三家新势力车企在未来三年内“独立生存的概率为零”,必须通过兼并重组或合作才能存活。朱教授指出,年产量不足200万辆的车企难以存活,主要在于新势力体量不足、研发投入过高且技术护城河薄弱。例如,小鹏汽车2025年计划在AI领域投入45亿元,蔚来累计研发投入超500亿,但2024年蔚来总销量仅22万辆,理想50万辆,小鹏30万辆,远低于传统车企的规模效应,且在数据积累、算力资源上与头部企业存在代差。此外,“华大地M”(华为、比亚迪、地平线、Momenta)四大智驾供应商崛起,也直接冲击着蔚小理的生存空间 。
对此,前不久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回应称:“逻辑上我认同,但做企业做得越广、越大,我越不考虑逻辑,创业的乐趣就是去完成mission impossible(不可能的任务)。”
这一系列现象表明,新势力造车已经到了洗牌阶段。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新能源汽车市场中,不仅有特斯拉、比亚迪等行业巨头牢牢占据头部位置,传统车企也加速向新能源领域转型 ,在技术研发、品牌影响力和市场份额等方面,新势力品牌与头部玩家的差距逐渐拉大。行业变革加速,新能源汽车技术迭代日新月异,智能化、网联化成为发展主流趋势 ,未能跟上步伐的企业将被无情淘汰。
哪吒汽车被申请破产审查,是其自身经营不善的结果,也是新能源汽车行业淘汰赛的一个缩影。这一事件为整个行业敲响了警钟,企业需要在技术研发、战略规划、内部管理等多方面发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存活。新势力造车企业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下的严峻形势,在洗牌阶段积极求变,提升自身实力,否则就可能成为下一个倒下的品牌。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