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油刺客现形记:为什么你的插混,只在市区跟你“交朋友”?

插混车主最近心态集体崩了。

在市区里唯唯诺诺,百公里油耗2个字开头,开车跟做慈善一样,感觉自己就是新能源时代的耶稣,背负着全人类的碳排放十字架。结果一上高速,直接重拳出击,仪表盘上的油耗数字像坐了火箭,噌一下干到6个、7个,甚至更高。

省油刺客现形记:为什么你的插混,只在市区跟你“交朋友”?-有驾

群里一张失速的油耗照片,能瞬间引爆一场关于“科学与玄学”的宗教战争。

省油刺客现形记:为什么你的插混,只在市区跟你“交朋友”?-有驾

有人晒出秦PLUS DM-i,时速80的时候还是3.8升的圣人模式,速度指针一摸到120,瞬间就变成了5.9升的魔鬼筋肉人。更别提宋Pro DM-i了,同样的路,从4.1升直接原地起飞到6.4升。

这叫什么?这就叫省油刺客,背刺了所有真金白银支持你的老铁。之前在市区加油站对燃油车主露出的多巴胺微笑,全在高速服务区加油时,变成了打在自己脸上的大逼斗。

但讲真,这事儿你还真不能全怪厂家。

人家没骗你,只是跟你玩儿了个“最终解释权归我所有”的文字游戏。你以为的省油,和工信部定义的省油,根本就不是一个次元的东西。

省油刺客现形记:为什么你的插混,只在市区跟你“交朋友”?-有驾

工信部那套循环工况测试,本质上就是一场大型的、充满人道主义精神的过家家。里面的高速路段,不仅短得可怜,平均时速甚至不到80公里。这叫高速?这叫老年人活动中心的饭后遛弯。是是是,在这个速度下,它确实省,省到你怀疑人生。

可现实是什么?现实是中国的高速公路,限速120,大家恨不得开到119.9。这时候,物理学定律这尊大神,终于睡醒了,开始对所有插混车主进行无差别降维打击。

高速行驶,最大的敌人不是发动机,是风,是空气。空气这玩意儿,你平时感觉不到它,但速度一起来,它就变成了推在你脸上的一堵墙。风阻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时速从80拉到120,那感觉根本不是线性增加,那是指数级爆炸。简单说,每提速10公里,能耗就要给你表演一个原地增加15%。

省油刺客现形记:为什么你的插混,只在市区跟你“交朋友”?-有驾

这时候,插混车那个天生的缺陷就被无限放大了。

它背着个三百公斤的充电宝仙人,那块又大又重的电池,相当于你后备箱里常年免费拉着四个壮汉,还不管饭。在市区里,这点重量不算啥,甚至还能靠它纯电行驶。但到了高速,风阻这堵墙一立起来,这四个壮汉就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吨稻草。

省油刺客现形记:为什么你的插混,只在市区跟你“交朋友”?-有驾

这简直就是诈骗!

更绝的是能量回收系统。在市区,这玩意儿就是个永动机神话。一脚刹车,动能变电能,感觉自己一边开车一边在印钞。但在高速上呢?几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不踩一脚刹车,能量回收系统直接进入带薪休假模式,电机在旁边干瞪眼,内心OS估计是:“这班上的真没意思”。

省油刺客现形记:为什么你的插混,只在市区跟你“交朋友”?-有驾

于是,所有的压力,都给到了那台1.5L的自吸小锅炉身上。

这台发动机,它被设计出来的初衷,就不是用来当主力的。它就像一个修仙小说里负责炼丹的辅助,你非要让他去跟人家肉搏单挑。结果就是,为了维持120的时速,它只能拼了老命,转速拉到四千转以上,声嘶力竭地咆哮。那噪音,讲真,让我想起了我大学宿舍楼下那个24小时施工的工地,PTSD都要犯了。一个小小的锅炉,要拉动一台接近两吨的车,还要对抗高速风阻,它不喝油,难道喝西北风吗?这就叫典型的小马拉大车,马都快累吐血了,车还在原地踏步。

所以,你看,插混车在高速上,纯电优势没了,能量回收废了,发动机的短板暴露了,体重的劣势被放大了。油耗不高,那三体人看了都得气活过来,直呼物理学不存在了。

省油刺客现形记:为什么你的插混,只在市区跟你“交朋友”?-有驾

我作为一个中年人,开过油车也开过电车,我早就悟了。车这个东西,不存在完美的“任意门”,所有选择都是取舍。插混的本质,就是一种极致的妥协艺术。它用高速的高油耗,换来了市区的极致低成本。你不能既要市区用电跟白捡一样,又要高速用油跟喝水一样。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还要马儿自己发电,这种好事儿有,在梦里。

写到这我得停一下,我感觉我这个比喻有点胡扯,但你仔细想想,是不是又有点道理?

当然,如果你非要在高速上跟物理学掰掰手腕,也不是不行。有些老司机总结出的“黄金右脚封印术”可以了解一下。比如把车速死死卡在100到110这个神仙区间,据说百公里能省个1升油;把胎压打高0.2bar,假装自己轻了一点;把后备箱里没用的东西全扔了,给车减减肥;开ACC自适应巡航,让电脑去管那个油门,因为它比你的脚更冷静,不会一惊一乍。

但这些,说白了,都是在自欺欺人。你买了一台高科技产物,最后却要用最原始的方式去迁就它,这本身就是一种黑色幽默。

省油刺客现形记:为什么你的插混,只在市区跟你“交朋友”?-有驾

一开始我以为这些车企在第五层,布了一个大局。后来我发现,大家可能都在地下室,摸着石头过河,谁也不知道未来在哪。

所以,插混车的定位,从一开始就不是让你天天跑长途的“公路闪电战”神器。它的剧本是:90%的时间在城市里当一个安静省钱的美男子,用不到一毛钱一公里的电费,鄙视所有加油站。剩下10%的时间,偶尔出个远门,让你不至于有里程焦虑,就算油耗高点,那也是为了诗和远方付出的代价。

省油刺客现形记:为什么你的插混,只在市区跟你“交朋友”?-有驾

买车之前,别听销售吹得天花乱坠,自己拿个计算器算算账。一年下来,市区和高速的里程比例是多少?家里安充电桩方便不方便?如果一年到头都在高速上飞驰人生,那买个插混,纯属跟自己的钱包过不去。

所以别再纠结了。省不省,从来不是车的问题,是你用车场景的问题。你觉得它省,它就省。你觉得它不省,那就是你还不够努力去适应它。这是一种爱,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懂了吗?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依法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