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个车圈,突出一个不讲武德,甚至是不讲道理。刚消停没两天,工信部、财政部、税务总局这三位重量级选手就直接下场,对着所有还在玩“短续航插混”的车企,打出了一套素质三连。公告出来了,核心就一句话:不装了,摊牌了,从2026年开始,你那插混车纯电续航要是没有100公里,就别想混那个免购置税和车船税的圈子了。
这叫什么?这就叫掀桌子。
讲真,之前的标准是什么?43公里。这是个什么概念?这是一个充满了东方智慧和生活妥协的数字。它意味着你只要装个比电瓶车大一点的电池,再套个汽车的壳子,你就是“新能源”,你就是未来,你就能享受政策的春风。比亚迪的秦PLUS DM-i 55km冠军版,卖得那叫一个风生水起,靠的是什么?就是精准卡住了这个BUG,用一个将将够用的纯电续航,配上一个无敌的价格,直接把油车的老家给偷了。这操作,典中典。
但现在,官方直接把这个“新手村保护期”给关了。100公里,门槛直接翻了一倍还多。这是什么信号?这不是技术升级,这是在清场。这是在告诉所有人,别再搞那些“用油发电真省钱”的花活儿了,也别再弄那些充电口都快包浆了还天天用油跑的“伪新能源”了。你要么就给我老老实实当个电车,把你的纯电金钟罩加厚到100公里,要么你就滚回去跟燃油车在同一个泥潭里肉搏。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这个操作最骚的地方在于,它不是为了扶持谁,而是为了把一大批人直接按死。你看,这个政策对纯电车有影响吗?没有。对那些本来续航就超过100公里的高端插混有影响吗?也没有。它打击的是谁?就是那些把“50公里级插混”玩成性价比杀器的企业。如果说之前小米入场是把年轻人的第一块蛋糕端走了,那这个新规就是直接冲进厨房,告诉所有厨子,以后做蛋糕必须用进口奶油,不然不发营业执照。
我作为一个被各种新能源概念轰炸到麻木的中年人,看到这个消息的第一反应是想笑。因为我真的见过太多人了,买个插混,图的就是那块绿牌,图的就是免税,然后心安理得地当油车开。他的核心需求根本不是环保,而是“我全都要”的贪婪。现在好了,官方帮你体面了,想占便宜?先加大投入。加大加大加大。
这个逻辑,就跟修仙小说里一样。以前大家都是炼气期,你好我好大家好,比的是谁的法宝更花里胡哨。突然有一天,天道降下法则,说从今往后,没有筑基修为,不配拥有呼吸的权力。这一下,多少还在炼气期沾沾自喜的“天骄”们,心态直接就爆了。比亚迪的秦55、驱逐舰05,吉利的银河L6,这些曾经的销量王者,现在就面临一个灵魂拷问:是加电池涨价,把自己玩死?还是放弃低端市场,眼睁睁看着别人吃?坏了菜了。
当然,我们必须承认,这个世界存在一种叫“品牌玄学”的东西。这个政策,跟特斯拉车主有关系吗?一毛钱关系都没有。会买特斯拉的人,他关心的不是你续航多少,他关心的是马斯克今天又发了什么疯,关心的是FSD什么时候能在中国变成任意门。你跟他聊购置税,他可能都觉得你在侮辱他的信仰。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把这个比喻成掀桌子,可能还是太温柔了。这简直是把餐厅的燃气管道给点了。
而真正的战场,其实从来不在这些参数上。你以为把插混的门槛提高了,大家就会去买纯电了吗?天真。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只要路上的老头乐还存在一天,你所有的智能驾驶、激光雷达、AI算法,都不过是一场昂贵的cosplay。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你跟这种降维打击讲道理,三体人看了都气活了。
我突然想起我楼下那台天天充电都只用油跑的秦,车主大爷估计现在还不知道自己省钱的日子要到头了。他可能还在琢磨,明天是去抢特价鸡蛋,还是去公园跟人下棋。世界的变化,有时候就是这么无声无息,但又招招致命。
所以,这个100公里的新规,与其说是技术的进步,不如说是一场大型的、官方主导的“行为艺术”。它用一种近乎“发疯”的姿态,强行给这场混乱的“黑暗森林”竞争,增加了一个全新的生存变量。它在用行动告诉所有车企:别整那些虚头巴脑的了,你们的商业模式在我眼里就是个笑话。
搞这些有意思吗?!赶紧把价格打下来才是真的!
最终,这个政策会筛选出什么?可能什么都筛选不出来。因为对于真正的消费者来说,逻辑很简单,谁便宜,谁牛逼。你的纯电龟壳再厚,价格贵了,照样没人买。所以最后的结局,大概率是车企们骂骂咧咧地升级产品,然后把增加的成本,用另一种更隐蔽、更恶心的方式,再转嫁给消费者。你看,太阳底下,从来就没有新鲜事。而我们,就是那群看着太阳升起,然后被晒死的傻子。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传播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新闻内容。如有侵权投诉,将依法依规核查并回应。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